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理论纵横·“新时代新乡村新风俗”主题征文】
把握住培育文明乡风的着力点
2018-11-05 09:54:0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倡导以德树人,坚持以文化人,培育文明乡风,树立良好家风,营造淳朴民风

作者:金朝荣

乡风文明是凝聚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倡导以德树人,坚持以文化人,培育文明乡风,树立良好家风,营造淳朴民风,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抓好农业绿色发展,涵养农村生态文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凝心聚力奋力开启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

用先进文化和文明乡风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农村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可以满足新时代农民群众多种多样的文化需求,而且对于促进乡风文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要通过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倡导团结协作、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帮助农民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育新型农民的公共意识和公益精神,让农村的文明乡风成为一种风尚、一种境界,让先进文化、乡风文明真正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对于乡村治理、培育文明乡风提出了新要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农民传承优秀民族习俗,在办理红白事等事项时,摈弃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的落后习俗,倡导文明新风,提升农民群众对文明乡风建设的认同感,形成体现时代新风的生活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乡村治理,大力整治黄赌毒、封建迷信、涉农犯罪等突出问题,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不断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在构建法治乡村、德治乡村过程中,提高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集体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文明乡风建设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农村诚信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强化道德教化作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营造尊老爱幼、和睦团结的良好风气,建立和谐、文明、融洽的乡村邻里关系和社会关系。加强乡村科普工作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民族团结示范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农民群众积极向上,引导农民破除不文明的风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转变落后观念,取缔不健康的娱乐活动。

强化乡村治理,建好精神家园。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及能力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二是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形成民事民议民办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推行村级阳光事务,维护村集体、各类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利益。三是加强农村干部法律学习教育,增强乡村干部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意识,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法治素养和干部依法治村水平。建立健全乡村矛盾调解、纠纷调处机制,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措施。四是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广泛开展模范村民、星级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五是加强农村警务和“四防”安全工作,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治理农村安全隐患,建设平安乡村。六是建立健全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效评价机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乡村治理和富民强村管理机制。

(作者单位:姚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责任编辑  耿嘉  从永刚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