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文史哲】传承红色文化 激励奋斗精神 ​
——昆明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开发和建设调查
2018-11-02 10:21:4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

作者:董 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和汗水写就了辉煌历史,孕育出鲜明独特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完善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体系,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保护好革命文物,传承好红色基因,推进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加快长征文化公园建设。

红军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两次经过昆明,沿途留下许多长征遗迹、遗址、遗物,成为今天坚定文化自信、教育后代、激励斗志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精神财富。

勃沙特撰写的《神灵之手》英文版和中文版

 

鲁口哨村 亮起明灯

1935年4月,中央红军进入昆明的第一站是今天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在寻甸县东部,有几个群山环抱的村庄:大汤姑、鲁口哨、阿香、水平子。4月28日晚,中革军委在宿营地开会,毛泽东在会上说:我军应趁沿江敌军空虚,迅速抢渡金沙江,以争取生机。中革军委随即首次作出抢渡金沙江的部署。4月29日,中革军委在鲁口哨村以“万万火急”发布《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也就是著名的“4·29”渡江令。抢渡金沙江的战斗随后打响,中央红军先后胜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以来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2013年8月,寻甸县委、县政府在“4·29”渡江令发布地树立标识碑。2015年,寻甸县将“4·29”渡江令发布地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力争把该地打造成“云南红色旅游基地”。

红九军团渡江指挥所旧址

 

青山苍翠 丹桂飘香

1935年4月30日,中革军委进驻丹桂村,对抢渡金沙江作出周密的战略部署。毛泽东不顾征途疲劳,拎着马灯沿柯渡河步行二里多路,到柯渡街上的卫生部驻地看望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四老”和伤病员,嘱咐他们做好急行军和渡江的准备。负责首长安全的干部团2营5连连长肖应棠半夜查哨时,遇到仍在办公的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周恩来向他详细询问连队的人员、枪支和战斗力等情况。之后,周恩来向干部团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传达军委“不惜一切代价,夺取皎平渡”的命令。当日,朱德总司令到回辉村清真寺与回族掌教阿訇交谈,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并且从紧缺的军饷中拿出一些银元相赠,用于维修清真寺。在红军精神的感召下,柯渡镇有13名回族青年踊跃参加红军。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活,把他们统一编成了回民班。在回辉村清真寺教拜楼的北墙上,至今仍完好保留着一条极为珍贵的标语“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

1977年10月6日,在丹桂村建成了“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红军长征时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领导人住过的居室和会议室旧址,于198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彝山苗岭 金沙水拍

皎平渡是金沙江渡口之一。1935年5月,中央红军3万多人从禄劝皎平渡、洪门渡、鲁车渡和东川树桔渡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追堵拦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在皎平渡红军渡江原址,省、市两级有关单位于1992年兴建红军渡江纪念馆,1994年正式落成。皎平渡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和大型铜雕塑,占地400余平方米,被列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民共建教育基地。2002年,禄劝县政府兴建“皎平渡红军长征纪念馆”,2003年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于1992年3月6日开工,1994年5月9日竣工。该纪念碑位于皎平渡大桥中轴线上江南一侧,高于桥面10米,呈金字塔形,由花岗石砌成,碑体拔地而起,碑顶塑红军战士巨手高举船桨铜雕像。碑体上端红色的倒梯形块面,形似船头,突出了红军渡江这一特定主题。此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巧渡天险 威震敌胆

1935年5月4日,红九军团在罗炳辉军团长、何长工政治委员率领下完成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的任务后,到达树桔渡口。5日,红九军团先头部队袭占汪家坪盐场,夺得沉没在江北岸的盐船40多条。6日,红九军团全部人马从树桔渡口顺利渡过金沙江。

树桔渡口现存纪念碑及红九军团渡江指挥所旧址。1984年,当时东川市人民政府公布该旧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正房做陈列室。1981年,在旧址后面石山上镌刻了“树桔红军渡”5个大字。198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树桔渡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共云南省委将树桔渡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7月,树桔渡红军渡纪念馆建成开馆。

六甲之战纪念碑

 

先锋六甲 忠骨长驻

从寻甸县城往西50多公里,就到达地势险要、箐多林密的先锋镇白子村委会贾白山下,1936年,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过昆明,在这里进行了激烈的六甲阻击战。1936年4月9日,为了彻底粉碎敌人妄图把红二、红六军团消灭在音翁山以南、普渡河以东的阴谋,贺龙总指挥命令红二军团六师原路返回约25公里,赶到六甲,以运动防御战阻击敌军,掩护主力红军行动。六师十八团在返回途中,与滇军在六甲的石腊它遭遇,后续部队闻声赶到以后立即投入战斗。敌人凭借人多、武器好、弹药充足,以密集的炮火倾泻到红军阵地上,连续向红军阵地发起集团冲锋,而红军和敌人力量对比悬殊,子弹打光的红军连石块和木头都用上,同敌人展开肉搏战。危急关头,贺龙总指挥令红五师赶来增援,红六师也趁机组织反击。红军还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乡亲们不仅冒着枪林弹雨给红军战士送饭,而且还收留了不能跟随部队行动的伤员。六甲阻击战进行了一天一夜,红军打退了敌人10多次进攻,毙敌400多人,打击了滇军的嚣张气焰,使其再不敢紧追红军。在激烈的战斗中,红六师师长郭鹏、十八团政委余秋里等均受重伤,红军牺牲200多人。

1978年,寻甸县在当年六甲阻击战遗址贾白山修建了纪念塔和红军烈士墓,199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因该纪念塔所处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属山体滑坡地带,极不利于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经云南省文物局批准,将纪念塔搬迁至六甲阻击战原址——石腊它丫口杨梅山,同时将金所泽铁红军烈士墓、黄鱼沟红军烈士墓、麦冲箐红军烈士墓一并搬迁到同一地址,现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征著作 影响广泛

红军长征两过富民。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富民。1936年4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经富民,历时4天,行程280多公里,攻占县城,击毙伪县长,惩办惯匪恶霸,在东村小松园与滇军展开激战。

红六军团长征过富民,释放外国传教士勃沙特,他随后写作出版《神灵之手》,成为向国外介绍红军真实情况的最早的外文出版物。阿尔弗雷德·勃沙特,瑞士传教士,1924年来到中国遵义,改名薄复礼。红六军团长征到贵州,薄复礼被截获,红军得到一张标注比较详细的法文版贵州地图,薄复礼为军团首长翻译地图,对红军的行动有很大的帮助。红军在生活上给予薄复礼较多照顾,他在与红军的长期相处中,对红军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信任。1936年4月11日,红六军团长征到富民县赤鹫大村时,无条件释放了薄复礼,军团首长萧克邀请薄复礼在邵家大院共进晚餐,为其饯行,赠给他10个大洋作路费,让他第二天部队离开后去昆明。后来,薄复礼整理了他在红军中18个月的有关记述,写出一部约15万字、配有多幅照片的回忆录。1936年8月,薄复礼的回忆录《神灵之手》在英国伦敦出版,1937年又译成法文在瑞士出版。据有关专家学者考证,勃沙特是亲历红军长征的唯一一位来自西方阵营而不是共产国际的外国人。《神灵之手》是向国外介绍红军真实情况的第一本读物,比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还早一年。1986年,萧克将军与薄复礼取得联系,次年萧克将军送给薄复礼一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画册,薄复礼也以被萧克将军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而自豪。

2010年3月到8月底,有关部门经过大量调查与考证,红六军团释放薄复礼的具体地点得到查实,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红军长征在昆明留下了丰富的长征文化资源,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要形成合力,全面开展长征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建设,大力弘扬传承革命文化,探索出一条有利于保护、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之路,让长征文化资源成为昆明独特亮丽的名片,让长征精神鼓舞和激励我们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  耿嘉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