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调查研究】倡导正能量的乡风民俗
2018-10-25 09:18:5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传承优良传统美德,让美德光辉点亮人心,连接乡村的精神之脉,在新时代绽放更具特色的光彩

作者:杨仕荣

伴随中央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广大乡村都以崭新的村容村貌走进新时代。但是,深入一些乡村,不难发现一些历史遗留的陋习还在延续,一些跟风攀比的风气还在流行,致使美丽起来的乡村缺少内在美、气质美。因此,美丽乡村要真正美起来,真正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在塑造乡村外在形象的同时,还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内在气质,使美丽乡村与新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新风尚开启新生活。一个村庄的形成和发展,习俗产生着重要的凝聚人心、合力共存的作用。生活在同一个地域环境中,谁家有难大家自发自愿帮助,谁家有喜大家表达一份心意庆贺分享,长此以往便形成习俗,习俗成为维系乡村情感的情结和纽带。但是,随着乡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人的观念却走向偏斜,婚丧活动大操大办,礼钱逐步攀升,礼物逐渐加重。而且,你请我也请,人情债无休无止,原本简单、朴素、亲和的良好习俗,变成利来利往的社交陋习。要振兴乡村,就需要转变思想观念,破除陈规陋习,摈弃那些不必要的请客和宴请,淡化那些利益为先的观念,倡导简朴节约,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开启新生活,构建新时代美丽乡村新景象。

摆脱惰性心态,积极向上做新时代的新人。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创业机会增多,就业门路拓宽,一些农民走上务工致富的道路。他们通过几年、十几年的艰苦打拼,在乡村建起了楼房,开上了小汽车,穿上了名牌服装。然而,就在一些人回到乡村开始“享受”生活时,却出现不思进取,染上赌博、炫富等不良习气的现象。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精神状态,显然与新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乡村要振兴,关键是要振作人的精气神。因此,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他们克服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保持和发扬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创业创新。要注意激励群众树立远大理想,从根本上扭转不良的生活习惯,以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更高的发展平台,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新人,共同促进新时代的乡村向着更加文明、健康、幸福的目标迈进。

消解狭隘心理,发扬优良传统美化新乡村。邻里和睦、团结友善、互帮互助是乡村优良的传统美德。进入新时代,应当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使人的思想更加开放,以广阔胸襟接纳新时代扑面而来的新风,主动融入大局,加强合作求得共同进步发展。同时,传承优良传统美德,让美德光辉点亮人心,连接乡村的精神之脉,在新时代绽放更具特色的光彩。

(作者单位: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从永刚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