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调查研究·实践探索】挪出“山窝”进“金窝”
2018-10-11 09:40:49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改变固有的传统种植养殖方式,寻找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新办法,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作者:顾贵明 计龙先

在陆良县芳华镇的牛头山深处有个三道沟村,从建村到现在已有200多年历史,但至今仅有28户人家87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之气候冷凉,三道沟村长期面临着生产生活难、就医就学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直到陆良县不少乡村都有大的发展的2015年,长期处于低位徘徊、深度贫穷状态的三道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仍然只有2100元,28户人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了22户。2016年初,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芳华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对三道沟实施整村易地扶贫搬迁。

开阔视野,疏通“梗阻”变“通畅”,改变旧脑筋。要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心中难以接受。面对群众中产生的这种情绪,芳华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认为,关键在于进行正确引导,消除群众的矛盾心理,打开群众的思想心结,将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变“要我搬”为“我要搬”,真正让党和政府的温暖阳光照耀到大山深处。于是,他们组织镇、社区联合工作组进驻三道沟村,召开了一轮又一轮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和群众大会,反复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用“人挪活、树挪死”的浅显道理引导村民,不断增强群众的理性认识。接着,又采用“趁热打铁”的办法,组织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前往外地扶贫安置点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易地搬迁所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这样,镇党委、镇政府推进易地搬迁的脱贫攻坚举措,很快就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自愿行动。

易地新建,挪出“山窝”进“金窝”,搬进新房子。易地搬迁,关键是“搬到何处去”,核心是“钱从哪里来”。在解决“搬到何处去”的问题方面,芳华镇党委、镇政府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整村搬迁”原则,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前提下,聘请专业技术机构,对易地搬迁点选址、户型规划设计、建设程序、资金筹措、监督管理等事项进行规划论证,综合考虑交通、区位、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确定将三道沟整村搬迁至芳华镇农场所在地,利用镇农场肥沃土地与三道沟村耕地相互置换,此地距镇政府所在地仅3公里,离县城也只有10公里。在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方面,镇党委、镇政府严格遵循“科学选址、科学规划、统一设计、统一代建、统一补助、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人畜饮水以及库区移民、扶贫、水利等项目资金487万元,自筹资金605万元,启动三道沟新村庄建设,所有房屋一律按照“三室一厅一厨一卫”标准建盖,既突出民俗特色,又统一户型色调。同时,开展通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亮化、村级活动场所等附属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于2016年2月开工建设,当年年底正式竣工,2017年1月22日全部搬迁入住完毕。

更新观念,置换“穷业”变“富业”,走出新路子。三道沟村易地搬迁后,镇党委、镇政府紧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引导村民更新思想观念,改变固有的传统种植养殖方式,寻找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新办法,努力帮助群众鼓起“钱袋子”。引导村民放弃一家一户的传统小生产习惯,将分配到各家各户的土地统一进行整体流转,承包给外来种植企业,每亩每年租金2300元,人均年土地流转收益达到3220元。发动村民外出打工挣钱、经商做生意,开辟新的致富通道。为了守住三道沟的绿水青山,留住三道沟人的乡愁,镇党委、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云南润诚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老三道沟村良好的水系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打造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庄园。庄园投入使用后,三道沟村的年轻人可优先到企业打工,村民每人每年可享受1000元收益分红。

(作者1单位:陆良县委宣传部;作者2单位:陆良县芳华镇党政办)

责任编辑  从永刚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