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文史笔记】云龙八井
2018-10-08 10:04:0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云龙山井盐井

云龙诺邓盐井生产的盐

云龙大井盐井

云龙宝丰盐井

云龙诺邓盐井

 

作者:张启发 文/图

云南有悠久的生产岩盐的历史,有不少著名的产盐之地。云龙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比苏县。白语的盐,即读为“比”或“宾”,有人记作“沘”或“濞”,沘江白语为“比骨”,可以判断,云龙最初的县名、江名都与盐有关系。

云龙盐井,唐称“细诺邓井”“南诏盐都”。清康熙《云龙州志》载:“云郡诸山环萃,沘江流于内,八井相距虽有远近之分,其卤脉皆沿江结成。”“兹地钱谷无多,惟八井产卤以资生活。”云龙自古有名的八个盐井,即诺邓井、石门井、宝丰井、大井、天耳井、山井、师井、顺荡井,俗称“云龙八井”。

诺邓井在云龙县城东北7公里处,出东山下,名大井,在两溪之中,深七丈。又有小井一处,味极淡,后废弃。唐代《蛮书》记载,在南诏时“剑川有细诺邓井”。唐时,云龙属剑川节度地,而“细诺邓井”即今之诺邓井。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在诺邓设立盐课提举司,下设有“诺邓盐井盐课司”。民国年间设诺邓盐局。

宝丰井在县城南11公里处,由雒马井、金泉井、河边井、石缝井、民居井等五处盐井组成。明崇祯二年(1629年),知州钱以敬为方便管理盐务,将州府从旧州迁到雒马井,“因井设治”,雒马井从此“统摄八井”300年。明代初在云龙设立“盐课提举司”,管理盐税和盐运通行等。明万历年间,云龙提举司上缴盐课银3500两至3800余两。清代,改盐课提举司为“盐课大使司”。民国初在雒马井设立云龙盐局。

石门井在县城所在地,有北山井、中井。1929年至今为县政府所在地。民国中期在石门井设立云龙井场,管理“八井”,后改设督煎督销局。

大井在县城正东3公里处,由正井、牛窝井、坡罗潭井、石吉井等四井组成。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立“大井盐井盐课司”。

天耳井在县城正东4公里处,井深三丈,旁边有淡水一潭,潭高井低,淡水侵入,汲卤水有难度。

山井在县城正东5公里处,出村南小溪,深二丈八尺。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立“山井盐井盐课司”。

师井在检槽乡,由正井、樽节井、公卤井、公费井、香火井、小井等六井组成。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立“师井盐井盐课司”。

顺荡井在白石镇,由正井、洗锅井、天生井、祭天井、三处小井等七井组成。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立“顺荡盐井盐课司”。

云龙井盐,销售区域东接大理至昆明,南通保山腾冲至缅甸密支那,西往六库片马至缅甸克钦邦,北达中甸、西藏至印度的噶伦堡。

“云龙八井”是研究云龙山地白族和其他各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居住、交通、生态等方面的最重要的物证,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12年1月7日将云龙盐井遗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单位:云龙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  耿嘉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