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云南独龙江乡:一跃千年奔向小康
2018-09-20 10:18:2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云南日报记者 马玉龙

仲秋,独龙江两岸海拔1600米以下区域山坡上的草果进入采摘期,碧绿的江水畔,红灿灿的果实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

“采收、包装、运送、销售等流程更顺畅了,今年草果收成会比去年好。”捧着摘下的果实,巴坡村小组村民李红明高兴地说,现在过上了好日子,奔向全面小康没问题。

山乡发展日新月异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是一个地处高山峡谷深处的贫困乡,全乡4100多名独龙族群众生活在海拔1000米至3000米的山坡上。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独龙族群众曾一度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独龙族群众从原始社会跨越数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生活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号角的催动下,该乡迎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帮扶政策和发展机遇,短短几年中,山乡的发展日新月异,独龙族群众又一次迈出了跨越发展的步伐。

“以前,玉米、苦荞是主食,很少见肉、蛋,温饱难以维持。”“如今,吃的是白米,住的是楼房,肉食、水果时常有,独龙鸡、独龙牛、独龙蜂和香料、中草药材等特色产业托起了好生活,日子越过越甜啦。”说起家乡的变迁,元龙、马库等村寨的李四妹、杨金华有讲不完的话。

今年,在国家、省、州、县各级帮扶下,最后一个贫困村——迪政当村也即将脱贫摘帽。居住在深山里的独龙族群众自豪地宣告,我们有信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基础设施大步跨越

独龙江乡周围沟壑纵横,峭壁叠嶂,一年有半载被风雪围裹,与世隔绝。

2014年,在党中央关怀下,一条穿过高黎贡山的隧道打通了。次年,独龙江实现全年通车。从此,独龙族群众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程不断提速。

短短3年,在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等措施扶持下,在海拔数百米至数千米的独龙江流域,修通了长达200多公里连接村、组、户和田间地头的公路网、电力网和通信网络。在绿水滔滔、清波荡漾的沿江两岸,1100多个家庭的住房从简陋的杈杈房变成了分设有客厅、卧室、厨房、储藏室等结构的新楼房。在山势平缓、气候条件适宜的区域,除优质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外,草果、花椒、重楼、核桃和养鸡、养羊、养牛等特色种植养殖业,日渐丰富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乡村文化室、图书室等滋养着群众的精神生活。在连接村寨较多的交通要道旁,融汇了农产品加工、货物贸易、商旅接待、文化交流、休闲娱乐、金融服务等功能的旅游小镇也悄然兴起,加速推动着独龙江流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们进入独龙江流域,沿江而上,探访孔当、献九当、熊当等多个国旗飘扬的村寨,驻足店铺林立、商旅往来的小镇,听到这样的话语:“2017年,仅特色农产品,独龙江乡产出上千吨,人均增收4000多元。”“依靠好政策,全乡上千人实现劳动力转移。走出深山,甚至到广州、珠海就业了。”

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党的十九大以来,乘着好政策的东风,独龙江乡提出‘率先脱贫,全面小康,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奋斗目标,确定在2018年底实现独龙族群众整乡整体脱贫摘帽,在省、州两级帮扶下,组织推进了涉及生产生活全方位的提升行动。”谈到近两年来的工作,乡长孔玉才感慨颇多。

精准攻坚一年多,独龙江乡先后引(投)入1.25亿元资金,实施了一批桥梁、隧道、公路、电网和通信基础设施等新建、扩建提升工程;彻底解决了数十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将900多名特困群众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畴,遴选聘用8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担任河道管理员和生态护林员;培育提升了一批蔬菜、林下药材、特色畜禽、独龙蜂等特色产业,激发了独龙族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全乡呈现出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的良好局面。

“如今,‘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已实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从根源上得到缓解;所有人参加了医保,大病保险全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享受14年教育全免费……”展望未来,孔玉才满怀信心:除基本粮食作物外,独龙江乡已发展各类香料、药材、坚果生产基地85300多亩,养殖牲畜2.4万多头;村前村后还有纯净的蜂蜜、回甘的茶叶等产业,往后的日子,定然是甜的。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