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专题调研】 “三招”助推易地搬迁群众脱贫
2018-09-13 09:49:06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提升劳动者技能为支撑,挪“穷窝”、改“穷貌”、挖“穷根”

作者:谭 鑫

地处保山市隆阳区东南部的西邑乡,贫困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薄弱、人口居住分散,是贫困发生率达10.56%的农业乡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西邑乡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提升劳动者技能为支撑,挪“穷窝”、改“穷貌”、挖“穷根”,取得良好效果。

党建引领挪“穷窝”。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西邑乡党委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面对群众不愿搬、不敢搬的困境,乡党委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临时党支部,由驻点的副乡长担任支部书记、擅长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副书记、带头搬迁的党员任支部委员,实行包保责任制,做到扶贫开发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扶贫项目在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一是规划参与“议”。按照“能城不村、能平不坡、能大不小、能高层不独院”的要求,将搬迁安置点与集镇建设同规划、同推进。在安置点房屋设计上,充分尊重民意,多次组织搬迁户和专业设计公司商议,进行规划并预留发展空间。按照功能齐全、村镇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定位,建设农户满意的美丽家园。二是价格参与“谈”。在建房过程中,由临时党支部推选3至5名搬迁代表组成建房理事会,以“党支部+理事会+施工队+搬迁户”的方式统规联建,由建房理事会组织群众与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洽谈建房价格,降低建房成本,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三是房子参与“建”。在建设过程中,建房理事会鼓励懂建筑、有技术的搬迁户参与建房工作,对房屋质量随时监督,既保证安置房的工期进度,又达到增加群众务工收入的目的。四是新区参与“管”。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美丽乡村项目点管理委员会,按照属地管理、就近就便和村民自治的原则,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促进安定团结。

发展产业改“穷貌”。面对搬迁群众致富门路不广、办法不多等状况,乡党委明确“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市场需求、产业覆盖等因素,整合项目,因户施策,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搬迁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一是借新房促增收。依托安置点位于集镇的优势,做好商铺分红和摊位收益这两篇文章。41户的商铺股份由管委会统一承租,集中经营。33户的摊位用于自主经营或出租。二是建平台促增收。西邑乡与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建成股份制生猪养殖场,以“管委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由合作社经营,管委会监督,搬迁群众按股分红。三是抓产业促增收。结合西邑乡的蚕桑资源优势,打造万亩蚕桑基地,采取土地流转、技能培训等方式,发展家庭农场式蚕桑产业。同时,开发桑系产品,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模式:“一线种桑养蚕”“二线产品研发”“三线旅游文化”。优先聘用有流转土地的农户到基地帮助承包大户采摘桑叶,组织农户学习种养技术,在增强致富能力的同时,还有土地租金和务工报酬两份收入。目前,已带动272户贫困户种桑养蚕,户均增收12775元。

提升技能挖“穷根”。今年年初,西邑乡成立劳务服务站,对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联络员制度并做好就业、培训等服务,助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一是技能培训提素质。围绕产业发展及市场需求实际,组织开展培训意向调查,摸清搬迁农户劳动力结构及就业意愿,集中开展“三个一”,即每人每年1次培训,每人每年1次就业机会,力争每户实现1人就业。依托隆阳区人社局、工会、妇联等培训平台,实施分类技能提升培训。依托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输送一批产业工人到工贸园区开展纺纱运转操作、电子产品加工、服装剪裁缝制等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就业推荐惠民生。加强与周边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定期组织开展“就业援助”“企业招聘周”“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推荐服务,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作者系省委党校决策咨询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  从永刚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