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滇中新区这三年——
树起云岭改革开放“新地标”
2018-09-07 09:30:1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从2015年9月7日正式成立那天开始,滇中新区一直步履坚定,从片区规划到道路成网,从功能片区开发到产城融合一体,从创新要素培育到新兴产业集聚……滇中新区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从一片荒山坡到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跨越。

数据显示:2017年,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74.43亿元,同比增长12.8%。2018年上半年,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4.6%,主要经济指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发展动能持续增强,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对全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起到有效支撑作用。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的滇中新区,坚定站在全省改革开放最前沿。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程连元常说,我们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要把可能变为现实,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滇中新区成立3周年的当下,滇中新区有信心以自己的创新和实践,建成云南对外开放最为闪亮的重要地标。

一张蓝图干到底

从空中俯瞰,滇中新区“两横两纵”高速路网和“两横三纵”城市骨干路网清晰可见,嵩昆大道(一期)、空港大道(中段)、武易高速等重要道路已建成通车。向昆明主城与整个滇中城市圈延展的骨架公路建设全面铺开,各片区内部道路正成网成型成体系。集合航空、高铁、地铁、公路等立体交通优势的长水综合交通枢纽正加紧规划建设……

然而,3年前,滇中新区许多地方还是成片的农田、老厂房和散乱的村庄。

“滇中新区到底建得起来吗?”不少人心里有过嘀咕。

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目标要求,滇中新区针对开发建设不同阶段特点谋划跨越发展,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第一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筑牢发展基础;第二年,坚持基础和产业并重,增强发展动能;第三年,以产业培育为重,提升发展质效。

3年来,新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面向国际国内甄选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参与新区规划编制工作,已初步构建高标准、全覆盖的规划体系,初步实现基础设施成网成型成体系,还初步形成连片开发的强劲态势。

3年时间,新区启动路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197个、935公里。随着嵩昆大道、空港大道、新昆嵩高速等73条352公里主干道路建成通车,东南绕高速、机场北高速、呈黄快速路等项目顺利推进,新区“两横两纵”高速路网和“两横三纵”城市骨干路网基本成型。

同时,10大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累计收储土地6.3万亩,2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全面启动。在东片区,临空产业园、国际航空物流园、杨林汽车产业园先行启动开发建设;小哨国际科技创新城、东盟产业城重点片区也已同步规划建设。在西片区,草铺片区、太平片区和县街片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连片开发条件已经成熟。

目前,新区形成两翼齐飞、重点突破、连片开发、集群发展、梯度推进的开发格局,一个现代化国际化新城的基本框架初步搭建起来。

站在改革开放前沿思考

“你们招商引资很有一手。”滇中新区工作人员听到客商这样说,都视为很高的褒奖。滇中新区人真正理解入驻企业的需要,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站在专业对专业、行业对行业的角度和企业接触。

滇中新区从诞生之日起,就牢记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使命担当,把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发力方向。

3年来,新区不断完善配套硬环境,改善提升软环境,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尤其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启动多项合一、多证合一。实行重大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总协调人、审批代办服务等制度。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不断拓宽“零上门”和“最多跑一次”服务领域,制定出台了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意见及配套细则等文件。确立了对建设项目分类分阶段优化全流程审批服务,对建设项目实行一表告知、一表征询、一窗受理、一章审批,逐步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总时限为50个工作日。新区审批事项流程和申报材料压缩40%,相对集中行使的审批权提速75%以上,共计完成企业设立、项目立项、节能审查、土地、环保、林地、水保等审批4925件次。新区初步完成行政审批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各项工作任务,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打通了顶层设计这个关键,新区着手构建各管理部门、执行者之间的通畅环节。一系列管用措施相继出手:“手快”,新区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和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建立了“县区主体、部门协调、新区决策”和“人人抓招商、个个有指标”的工作机制;“眼明”,紧盯项目引进和落地建设,围绕新区重点产业垂直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重点引进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龙头型企业,如北汽、东风云汽、江铃、航天神州等“四车”项目及京东方、国药、中关村电子城等项目,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集群的倍增效应;“腿勤”,新区建立各级主要领导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责任,招商任务层层落实到位。推行重大项目建设“六个一”工作机制,确保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投产。

随着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滇中新区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新区3年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45个、投资协议213个,实际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家、中国500强企业9家,为加快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到位内资158.94亿元,其中,工业到位内资57.47亿元。

开拓创新聚力发展

以大服务带动大招商,以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各种创新和发展资源迅速汇聚,滇中新区夯实建立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基础。

新区坚定不移走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路子,做大做强汽车及高端装备、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5大高端制造业集群,培育发展高端商务和总部经济、商贸及现代物流、旅游和健康服务3大现代服务业集群,高水平打造安宁工业园区、杨林经开区、空港经济区3大千亿级产业园区平台,着力构建布局优化、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兴动能贡献率不断提升。

3年来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17亿元,杨林汽车产业园、空港经济区、安宁石化循环产业园3个千亿级产业基地雏形初现。北汽新能源汽车、东风云汽、江铃新能源汽车、中汽中心高原实验室“三整车一中心”全面开工建设,年产能40万辆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及现代装备产业园正在形成。中国中药、国药中生、深圳特瑞3D曲面玻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落户新区,中石油炼油、云天化聚丙烯和异辛烷等项目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2017年,滇中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4.4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2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5年负增长改变为2017年增长2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1.9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11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6.06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25.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731.1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35.3%;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1078亿元(含融资类),与2015年相比增长178.6%;外资2.01亿美元(含共享),与2015年相比增长6倍。

如今,沿着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路径前行的滇中新区,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园区规划、开发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使新区建设和管理体系更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为打造成为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区、美丽新城夯实基础。

未来,滇中新区还将继续承担使命,在更高的起点上再出发。

云南日报记者 喻劲猛 雍明虹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