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合力建设滇中绿色家园
2018-08-03 10:04:12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云南日报美编 张维麟 画

背景

7月18日,滇中五州市政协合作机制第十次会议在昆明举行。会议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围绕“推进区域生态保护,共建滇中绿色家园”主题,协商共同推进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绿色滇中的发展之策。

话题

滇中地区是云南发展的“龙头”,也是发展基础条件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需要滇中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五州市应树立“一盘棋”思想,以整体思维走好滇中生态发展之路。

形成共识 打造“绿色滇中”品牌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省委强调,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彩云之南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滇中作为云南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生态环保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今年上半年,省第四环保督察组对昆明市环保工作进行了督查,指出昆明在环境保护中存在四个方面的19类问题。玉溪市“三湖”保护治理任务重,抚仙湖各主要入湖河道水质不容乐观,星云湖、杞麓湖主要污染指标仍然居高,水环境容量严重超载,湖泊治理保护项目资金缺口大。如何加强滇中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已经成为滇中各州市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

昆明市政协主席熊瑞丽在交流时说,滇中五州市生态环境依存度较高,只有加强州市间的协调与合作,才能解决好共同面临的生态环保问题。滇中五州市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可开展的合作很多,在水污染防治、空气污染防治、生态林带建设、森林防火、工业污染减排等领域都可大胆尝试和探索,共同推动滇中生态环保建设一体化发展。

“滇中五州市地处全省核心区域,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关乎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楚雄州政协主席杨静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滇中的宝贵财富,也是全省、全国的宝贵财富,要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携手打造滇中绿色生态屏障,共建滇中绿色生态家园。

在红河州政协主席聂明看来,滇中经济圈不是一个个的独立单元,而是一个整体,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以整体思维走好滇中生态绿色发展之路。玉溪市政协主席夏利洪表示,滇中五州市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处一个生态圈,是山水相连、人脉相依的区域命运共同体,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彩云之南的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福祉和责任。曲靖市政协主席朱德光建议,应把“绿色滇中”作为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品牌着力打造,让“绿色”成为滇中城市群的主色调。

重点攻坚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省委指出,要持之以恒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最坚定的决心、最坚决的行动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聂明说,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在开发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同时,依循自然规律恢复自然、保护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并以此倒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革,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建构人与自然互动互促的良好关系。

熊瑞丽说,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昆明市、玉溪市应加强阳宗海保护的合作,建立协调会商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昆明市与曲靖市可就南盘江、牛栏江等跨辖区河流的污染防治问题,探索建立河流联动管理保护机制,组建跨区域联动执法队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和监管。在空气污染防治方面,五州市应共同编制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控规划,建立滇中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在淘汰落后产能、污染企业跨区域迁移、超载货车整治等方面,实行统一政策,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生态建设方面,可开展树木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经济林带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灾情通报等制度,共同推进滇中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人员还建议,要坚决淘汰“三高一低”(高耗源、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产业项目,减缓和避免对重要生态(环境)功能保护区域的影响,提升滇中城市经济圈生态(环境)承载力,实现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大环境规制力度,防止污染转移,严格执行禁止性准入政策,特别是招商引资中,全面评估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阻断来自其他地方通过产业转移形成的跨境污染。

同时,在省级层面组建滇中城市群生态保护执法协调机构,协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协调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规范各类生态保护行政执法行为。在滇中城市群集中或交叉开展行政执法,强化对浪费能源资源、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联合开展湖泊、水域、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环境隐患等专项治理,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

多措并举 筑牢滇中生态屏障

区域生态文明是实现整体生态文明的基础。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特别需要滇中各州市更加注重协同推进区域生态保护,构建统一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推进区域生态共建、共享、共治、共赢。

朱德光建议,应落实党政对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建立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生态优先的差异化考核,增加生态保护内容考核权重。建立完善滇中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滇中城市群转移支付制度和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完善协作联动机制,以统一会商、统一预警、统一应急、联动执法为核心,建立滇中生态保护联动和信息共享制度,建立区域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和协调制度,建立滇中生态保护协作投入机制等。在滇中城市群生态禀赋优越的地方,开展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培育生态保护特色典型,探索形成生态保护新模式。探索建立滇中环保合作组织,强化与其他城市群的协作联系,共同研究探讨和交流借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在滇中城市群统一执法标准、统一执法裁量,推行联动执法,以最严厉的执法行为保障滇中生态环境向好、向美发展。

杨静表示,要充分考虑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在编制有关建设发展规划时,从环境容量出发,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满足生产与消费需求出发,考虑城镇化的合理规划与布局。着力构建以“三江”“六湖”“三大水系分水岭”为骨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环境功能保护区、重要生态安全节点为支撑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聂明说,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同时,深入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增强全社会守护生态文明的凝聚力。

现在,推动滇中生态环保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滇中五州市的共识。大家还希望,省级层面应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对相关工作的指导,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及时完善相关规划,细化有关政策措施,推动规划落实。比如,加大对滇中城市群的生态补偿力度,增加省级环保引导资金,支持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

云南日报记者 茶志福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