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云岭遗珍]李守先:云南陆军讲武堂的设计者
2018-08-01 15:39:2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云南陆军讲武堂的设计者李守先

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俯瞰

作者:李国华 叶李红

2017年12月2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布了“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单,全国有100个建筑项目入选,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云南省目前唯一入选该项目的历史建筑。这一著名历史建筑的设计建筑者,就是云南近现代著名的设计师李守先。李守先作为海外留学归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师,不仅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设计建筑者,同时还是云南辛亥革命、护国运动的革命先驱,是云南20世纪中期以前著名的市政建设者。

李守先,字继孟,汉族,云南泸西县人,1878年出生在一个私塾家庭,自幼随父学习诗书,并打下牢固的书法绘画功底。他性格开朗,勤奋上进。1898年,20岁时考取廪贡生,1903年到昆明考取云南高等学堂(该学堂是由著名的五华书院改办)。在此期间,结识了马标、唐继尧、李根源等一批同学。1904年9月考取官费生,赴日本留学,先入经纬学堂学习日语,后入路矿学堂学基础课。1905年考入日本工业学校,攻读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并入日本岩仓铁道学校,兼修铁道勘测设计,还曾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进修过法律和经济学。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毕业被电调回滇,参加云南建设,负责讲武堂的建筑设计和施工。1909年9月26日,讲武堂正式开学。李守先既是讲武堂的设计建筑师,同时又应聘兼任讲武堂的文职教官,讲授数学、测绘等课程。1911年辛亥革命云南重九起义,李守先随同唐继尧等人举事,曾以工程师身份掩护密会议,并为讲武堂起义的官兵充当后勤联络。后来,蔡锷等39人发起组建统一共和党(后与中国同盟会等合并组成国民党)云南支部,李守先为39人之一。

云南重九起义成功后,蔡锷被推举为云南军都督府都督,开始近代市政建设,李守先的才能得以发挥。1915年至1916年,护国战争胜利后,李守先在云南省政府实业司、民政司、政务厅等单位历任参事、技正及机械制造所所长等职。1919年至1922年,李守先被委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修委员、护国战争胜利纪念建筑群护国门、护国桥、护国路的设计建筑专员。在此期间,李守先参与了多项建设项目,他被委派勘测修建铁路,勘测整修省城六河及多条护城河,修筑石桥、城墙、新式马路,改建城市设施,修建水闸,勘测抢修水患造成山崩泥石流的黑(盐)井河龙川大河堤坝,勘测修复地震灾区的一些受灾建筑,修建五华山旁有艺术特色的八角形大礼堂屋顶,兼任东陆大学会泽院施工顾问。1940年12月,李守先在昆明逝世,享年62岁。

李守先是云南20世纪中期以前一位思想开化,融汇中西、博学多才,技术精良的建筑师。他多才多艺,吃苦耐劳,勤学上进,为人厚道,品质高尚。他上得了高等讲堂,下得了工地作坊,勤于研修理论学问,又孜孜投身实践,尽职尽责,不求名利,甘于奉献。正是他这种兼收并蓄的设计思想,既尊重中华传统,又吸收外域优点,把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与近代西方和日本的建筑优点互补融合,才设计出了风格独特、气势雄浑、庄重威武、美观实用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他持设计建筑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一座标准的走马式转角正方形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四合院楼房。专家考证,据目前掌握的数据对比,它比北京最大的老四合院还多600平方米,而且其建筑风格堪称中西合璧式建筑的典范。讲武堂的楼中长廊480米,是国内现存最长的楼中通道,展现出完美精湛的建筑艺术。云南陆军讲武堂不仅在那个时代是绝无仅有的建筑奇迹,即使在现代,其设计思想、建筑技术等,充分展现了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美丽庄重的设计思想,仍然值得学习借鉴。

经过百年的岁月沉淀,云南陆军讲武堂这一历史丰碑式建筑的史学价值、美学价值、景观价值、科研价值等,日益显现出更加璀璨的耀眼光彩。

(本文作者分别为李守先的女儿、外孙女 本文摄影 张彤)

责任编辑  耿嘉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