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文史资料]抗战期间昆明的中等教育
2018-08-01 15:37:4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云南省立昆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师生合影

作者:段之栋

抗战时间,因内地文教单位大量迁滇等原因,一些高等院校先后入驻昆明,使昆明地区的高等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同时,昆明的中等教育也得到空前发展。

这一时期,昆明的中学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中学又分为国立、省立、市立、县立等类型。设在昆明的国立中学有两所:即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联大附中)和国立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云大附中)。省立中学又分普通中学、职业中专和师范学校三种。省立中学有昆华中学、昆华女中、富春中学、云瑞中学、龙渊中学等。省立中等专科学校有:昆华工校、昆华农校、昆华商校、昆华医士学校、昆华女子实用职业学校等。省立师范学校有:昆华师范、昆华女子师范、昆华艺术师范、昆华体育师范、虹山师范学校、小坝师范学校等。市立中学有两所:即市立男中和市立女中。另外有县立中等学校4所,其中县立师范一所,县立初级中学3所,即玉案中学、日新中学、清波中学。

抗战前夕和抗战期间,昆明私立中学发展尤快,仅昆明地区就建立了30多所,其中较为有名的有:南菁、求实、粤秀、峨岷、五华、天祥、长城、天南、恩光(系女子中学)、南英、培文、松坡、建国、护国、育德、大同、黔灵、建设、云秀、明诚、上智、布新等校。私立中学中有几所是教会(天主教、基督教)办的,如恩光女中、上智中学(包括男校、女校在内)、天南中学等。还有由当时的中国回教协会云南分会创办的、以招收回族学生为主、坚持中阿文并授的明德中学。

在此期间,虽然中等学校较多,但除了昆华中学、昆华女中、昆华师范、昆华工校、昆华农校、南菁中学等几所学校外,大多数校舍狭小,图书及仪器短缺,办学经费困难,私立中学尤其如此。然而多数学校还是克服重重困难,教学严谨、认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升学率也不低。

当时,国难当头,法币贬值,物价飞涨,大学教授的薪水也不够养家糊口,西南联大主持工作的常委梅贻琦的夫人也卖“定胜糕”(一种自制蛋糕),著名教授闻一多挂牌治印,以补贴家用。很多名学者、名教授都到中学兼课,以增加一点收入,如朱自清、潘光旦、李广田、孟超等人都到中学任教,这既真实反映了他们当时生活的艰难,也对提高中学的教育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1938年9月28日,日机开始轰炸昆明以后,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达到高潮,无视国际公法的日寇,把学校也作为轰炸的重要目标。为避免牺牲,省、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动员在昆的公立私立学校及时疏散到郊区和外县办学,各校都遵照执行。云大附中疏散到路南县(今石林彝族自治县),著名专家、学者楚图南、光未然、赵沨等人也随校到路南任教。昆华中学先后疏散至玉溪、澄江;南菁中学疏散到北郊岗头村永胜庵、永丰寺、龙泉寺办学;昆华师范先后迁至晋宁、宜良,昆华女中疏散至呈贡县……其他各所中学也都纷纷撤离昆明市区。这一疏散和迁移的举措,大大减少了昆明各类学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直到1942年后,美国航空志愿队“飞虎队”进驻昆明,掌握了制空权,日机的空袭日渐减少,各学校才陆续迁回昆明市区或近郊区。

最后还须一说的是,抗战前夕和抗战期间在昆明地区创建的这些各类中等学校,都坚持办学到1949年12月云南起义昆明保卫战胜利,有的学校虽然在“九九”整肃中被国民党当局停办,但1950年又申请恢复办学。云南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文教部门分批接管这些学校,所有私立中学都改为公办,经过合并、整编、充实,组建成新的学校,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昆明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云南文艺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  耿嘉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