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调查研究]严正家风世泽长
2018-07-31 09:54:26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前提

作者:黄玲

素有“迤西文献名邦”“梅葛故里”美誉的姚安县,地处滇中腹地,有着千年文明积淀。荷城人民的家风,彰显了这座小城的古风今韵和浓厚的精神内涵。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教诲人们勤俭节约,懂得珍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引导人们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劝喻人们慎交友,择善友。在姚安光禄高氏宗祠的大门上,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的对联,表达出高氏家族慎终追远、重视家风世泽。

有“家”才有“风”,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是对家人的严格要求。良好的家族风气,一方面倡导继承,向前辈高贤大德学习,保持德行不坠;另一方面强调践行,努力做好自己,教育后人,成为新一代的典范。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俭朴的生活作风能抵制奢靡之风。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大都崇尚俭朴之道,毛泽东同志一生粗茶淡饭,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有道是:“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贪图安逸只会让人玩物丧志,失去奋斗的动力与能力。

《礼记》认为“诚意、正心、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此说启示人们:道德修养是立身之本、立家之基,崇文尚德,是家族繁衍生息的根。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形成良好家风就要教育子女树立“雪中送炭惟吾愿”的准则,养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生活习惯。习仲勋同志一生俭朴,对孩子言传身教,用一言一行影响家人,家风之严甚至“不近人情”。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子女们习惯衣服“接力穿”,大的穿旧了,小的接着穿。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父亲的拜寿信中写道:“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家风的作用,“廉洁齐家”也首次被列入党内规章,重视家庭、强调家风,深深地融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

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今天,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前提。良好家风吹暖大地、润泽人心,成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立身之本、道德之魂、精神支柱。

(作者单位:姚安县太平镇太平村委会)

责任编辑  从永刚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