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产品多为初级生产原料,生产、加工及购销贮运脱节,加工升值率低,流通带动能力不强——
西畴县生姜产业发展亟待升级
2018-07-18 10:31:5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核心速读

西畴县种植生姜历史悠久, 2017年发展规模达10770亩,平均亩产量2500公斤,平均市场销售价格1.2元/公斤左右,亩产值3000元,总产值达到3231万元。今年西畴县生姜种植规模已经发展到11302亩,但县内生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发展较为滞后,目前没有生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专业交易市场和流通企业,产品流通以群众(或个体种植户)自产自销为主。生姜产品多为初级生产原料,生产、加工及购销贮运脱节,加工升值率低,流通带动能力不强。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增加,业内人士纷纷担忧,没有完整产业链的西畴生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恐面临诸多风险。

分析:产业发展遇瓶颈

西畴县所种姜为本地细姜,品质独特、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种植生姜规模较大,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西畴县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多年来,西畴县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群众经济增收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客观存在的农业资源总量和自然环境条件较差,缺乏优质主导农产品生产,招商引资困难,难以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基地化、商品化程度仍然较低,生姜产业发展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生姜种植作为西畴县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本应积极推广,但实际种植面积近年来却没有明显增长,除了市场因素外,对生姜的生长环境缺乏科学的检测和分析。主要是对影响生姜品质的因素研究不足,对生姜种植的土壤、水质、气候等环境因素缺乏科学的检测和分析,还未总结出一套保持优良品质的科学的生姜种植方法,不利于生姜种植的大面积推广。生姜的种植技术没有大的突破。西畴县生姜种植仍以家庭或个体(多为三七种植户或因三七跌价改种生姜)为单位,沿袭着传统的精耕细作,小面积种植为主,造成了生姜种植产业化低、产量小、生产成本下降空间有限等症结。在投资成本中,人工成本就占46.3%,生产技术的落后严重阻碍了生姜种植的产业化发展。本地生姜与外地生姜相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近年来大量外地生姜涌入西畴县,对生姜市场形成较大冲击。外地生姜虽然品质不如本地生姜,但普遍具有亩产高、成本低的特点,导致本地生姜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除此之外,生姜的销售渠道有限,销售市场单一,销售价格提升缓慢;农业投入不足,地方优惠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共同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支招:提振产业促农增收

针对以上短板,当地生姜行业业内人士认为,生姜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基础,是一个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战略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在制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和确定重大发展措施工作时,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工作,反复论证,增强科学决策水平,确保生姜产业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市场和群众的双重需求。

在科技投入方面,要加大对高品质生姜生产环境的研究,促进生姜种植在全县大范围推广,为更多农民创造增收途径。要加大对生姜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加大对姜瘟病的防治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指导农户自觉地监控病害蔓延;指导农民用净肥、净水做好轮作转换,尤其是水旱轮作。要加大对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在生姜种植中逐步实现以科学代替经验,以机械代替人力,为生姜种植的产业化、集约化创造条件。

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产品研发能力,打造品牌优势,研发出保健食品、休闲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更好地发挥品质优势。通过培育龙头企业,让企业充分利用品牌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突破本地市场的局限,积极开拓市场,形成以市场带动加工,以加工拉动种植的良性发展新局面。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立农户间的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合作组织和企业的组织机制,利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改变过去生姜种植以家庭和个人为主的“单兵作战”模式,建立品牌、技术等资源的共享模式,建立生产、销售和品质管理的标准化模式,充分发挥“集团作战”的优势。

与此同时,当地农业部门负责人提出,产业发展需要增强市场意识,突破封闭的地区传统观念,全面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土地合理流转的体制机制,提高耕地利用,为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充足有效的土地资源;健全完善生姜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创新农业开发投资机制。

云南日报记者 王淑娟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