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调查研究]从“村民格言”看主体作用
2018-07-17 10:28:55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通过文化熏陶、行为引导的一以贯之和持续发力,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作者:李 熙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此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时,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笔者在最近开展的调研中了解到,石屏县异龙镇阿希者村委会在发挥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文明村风家风,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添动力方面,开展了有益有效的实践探索。

在推进脱贫攻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中,石屏县异龙镇阿希者村委会把革除陋习作为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乡村的内生动力的切入点,把群众自己说的话整理成“村民格言”,装裱之后挂在活动室,成为倡导大家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建设安居乐业美丽家园的有效载体。村民李官福的格言是“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村民李双彩的格言是“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村民许雄飞的格言是“春耕不好误一春、育儿不严害一生”,村民许永刚的格言是“金山银山不如青山、保护环境热爱家乡”……这些村民格言很接地气,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操作性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汇集在一起就会形成村民共识,并凝结成一种强大力量。过去听说过“名人名言”,有的地方举办过“市民论坛”。但是,在村委会活动室悬挂“村民格言”,不能说不是一种创举。

阿希者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许海清也有自己的格言:“再穷不能穷精神,再富不能丢信仰”。这也是他实际行动的真实写照。许海清过去一直在昆明做水果批发,生意很红火。但是,根据镇党委的安排,要求他回乡担任党总支书记。他二话没说,卷起行李就回到家乡,带头发展红桃产业4600余亩,带头捐款3670元建设村委会公共活动场所。在他的带领下,仅阿希者村民小组就硬化了村内外道路30多公里,新建和改造安居房62间,建起公共活动场所2个,新建公厕2座、养殖小区2个,脱贫摘帽如期实现。2017年10月,许海清获得云南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好村官”荣誉称号。

他们还以村民格言为起点,把村民格言延伸到家训家规和村规民约,在阿希者村委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乡风文明体系,成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有效方式、有力举措。阿希者村委会蜜蜂洞村党支部书记李光林,家训是“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李光林兄弟6人,平均年龄超过50岁,但老少三代现在仍然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在一个大门里进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被村民称为和谐相处的楷模。在李光林的带领下,整个蜜蜂洞村21户人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建房修路、打扫卫生、收割庄稼,以及村子里的7户贫困户修建房子,大家争着相互帮忙一起做。贫困户李存保已经61岁,家庭困难,老人生病瘫痪在床6年,家里缺乏劳动力。农忙时,村上组织劳力为他提供帮助,工钱由大家捐资。贫困户李官福,56岁,孩子在外打工,房屋改造时,村上统一组织施工队,免除一切工时费,将石棉瓦房顶修缮为青瓦房。据该镇党委副书记卜忠介绍,异龙镇已在阿希者村、蜜蜂洞村评选出“新风家庭”20户,引导群众立家规家训200余条,书写村民格言85条。他们的做法逐步由点到面,向全镇普及。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工作中,我们偶尔会听到一些基层干部感叹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但是又难以找到更为有效的举措。其实,很多办法就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应当说,村民格言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务实体现,就是扶贫同扶志扶智的有机结合,还是建设乡村文化的生动展示。从村民格言中,我们看到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脱贫致富的期望,对乡风文明的追求,也有对生态保护的关注,这是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的一种体现,还是一种潜在的自我约束和监督,实现了外在因素与内在动力的有机统一,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村民格言告诉我们,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尤其是如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工作,重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一个必须持续、持久抓好的方面,就是要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重要支撑,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通过文化熏陶、行为引导的一以贯之和持续发力,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要我振兴”为“我来振兴”。

(作者单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责任编辑  从永刚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