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对策措施]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2018-07-10 09:22:1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立足脱贫攻坚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需要找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着力点

作者:何太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当前,正值精准脱贫“啃硬骨头”关键阶段,立足脱贫攻坚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需要找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着力点。

转变贫困人口的思想和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结合县情,南涧彝族自治县开展“精准脱贫讲堂”“小手拉大手”“走千村访万户”“政策宣讲进村寨”“万名党员进党校”系列活动,探索推广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的引导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制3万余份中小学生读得清楚、看得明白的“我身边的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折页,引导中小学生回家讲脱贫讲政策。在政策宣讲方面,组织脱贫攻坚业务骨干、行业扶贫部门技术业务人员和金融机构人员,直接将政策宣讲延伸到易地扶贫集中搬迁安置点、人口密集村寨、少数民族聚居区。

发挥贫困农户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南涧县采取实用技能培训、产业发展帮扶、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开发扶贫金融产品等做法,一方面通过产业发展,增强市场意识;另一方面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群众发展意愿和能力。同时,结合“电商扶贫”“清华大学结对帮扶”“上海浦东与南涧携手奔小康”等措施,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缩短贫困群众与外界社会的空间距离,引导贫困人口树立独立的市场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发挥专业合作社等新经济组织的作用,通过“合作社+”,将贫困户、企业、市场联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共同体。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提升贫困户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关键,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既要重视基础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也要重视职业教育,“授之以渔”,让贫困户成长为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的劳动者,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南涧县通过“移风易俗节俭办客”“乡风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等途径,厚植乡村传统文化,营造优良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引导他们在比、学、赶、超中勤劳致富。

改变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农村短腿和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贫困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需要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的契机,在转变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上先行先试,有针对性地加大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和扶持力度,通过资金、项目、政策的支持,鼓励致富带头人发展因地制宜的脱贫项目,通过这种示范和带动作用,让贫困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同时,针对贫困原因,从教育、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一户一策”“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研究脱贫路径,量身定制,精准施策。南涧县成立88个扶贫资金互助社、8个特色产业合作社、12个党建扶贫双推进产业示范园,培植和扶持地方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拓宽农民的致富路径;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推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拓宽信息渠道;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科技的使用率和覆盖率;确无发展能力的,加强社会保障,确保贫困户有所依、有所养。

(作者系南涧彝族自治县副县长)

责任编辑  从永刚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