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滇云风物]望海山上羊神庙
2018-06-20 09:34:1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望海山羊神庙 李建华 提供

作者:李建华

望海山位于富民县中部,海拔近2700米,是全县第三高山。站在山顶,东北远眺老干山,西南遥望老青山,据说在天气晴好时可以望见几十公里外的滇池,故名望海山。

二十多年前的火把节,我曾和朋友一起到过望海山,只记得是从一个叫黑谷田的山村步行,艰难地爬上山顶,面前却是一片广阔的草场,周边缓坡上长着一丛丛的杨梅和矮松,三三两两的村民或对山歌,或燃起火堆烤洋芋。中间低洼处人山人海在观看斗牛表演,几十头黄牛轮流上阵,拼死搏斗……

不久前,我再到望海山。从赤鹫镇东核村驱车前行,沿着曲折坑洼的山路缓慢行进,过了几个山岭,到一个垭口停车。甫一下车,顿觉豁然开朗,眼前是几平方公里的山巅大洼地,满坡绿草,松树和各种灌木稀疏点缀。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不远处缓坡上的羊神庙,赤鹫镇文化站的小冉说,那是“羊噜姆山神庙”。我只听说过山神庙、土地庙、龙王庙、文庙、关帝庙等,从没听说过羊神庙。在十二生肖中,除了有龙王庙,好像也没有其他动物的庙。

查阅资料可知,早在秦代,就已有土羊神庙。《陇州图经志》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在陇州见两只白羊相斗,就命人追逐,追到某处,化为土堆。始皇来到后,见有两个人拜倒路边,说:“臣非人,乃土羊之神也。以君至此,故来相谒。”说完就不见了踪影。始皇大喜,认为这是可得天下之吉兆,遂命建土羊神庙,兹后事业大振。秦始皇修长城时,又命土羊神“化石为羊”,赶“羊”到山顶,羊变成石头而垒长城。

我不知道今天要去的羊神庙与古籍记载的土羊神庙是不是一回事。我们沿着乱石小道走了两三百米,就看见一座小庙。之前我查阅过一些资料知道,东核村羊神庙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富民旧八景之一。可眼前的这座庙却是一间只有五六平方米的红砖瓦房。记得富民文物图集中的羊神庙是垒石为墙,上覆瓦顶。眼前看到的红砖墙估计是近期翻修的,墙角还有剩余的砖块。

此庙正面的木栏已不在,可以直接进去到神像前。神台上端坐着三尊白色神像,资料上说是土神、羊神、山神。神像看似石头雕刻而成,中间一尊稍微高一些,戴着一顶灰黑色的帽子,面容较为清秀,下巴上长着约一拃长的白胡须——这一定就是羊神了,另外两尊应该是土神和山神。每尊神像前各有一个小香炉,里面都有几十炷残香。山高庙远,却是香火不少。庙中有《羊神庙碑记》,刻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仲冬月。碑文字迹已大多模糊,但可以辨识这是重修羊神庙的功德碑,碑文上看不出该庙始建年代,但可以从中知道清同治年间因庙破败,核桃箐村李新牵头组织村民重修并重塑石像,几十户村民每户捐资数百至上千文钱。

庙门外几十米处,有三四棵巨大的刺栎树,高达二三十米,根部足可两三人合抱。刺栎树一般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生长极为缓慢,估计这几棵树起码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亦可从树龄推算羊神庙的初建时间。

之前就听小冉说,庙前那些石头非常奇怪,现在一看,果然奇特。这不禁让我想起上大学期间读过的一则故事——晋代葛洪的《神仙传》记载的“黄初平牧羊”:黄初平十五岁时上山放羊,遇见一个道士,就跟从至金华山修炼,四十多年不复念家。他的哥哥黄初起得道士指引,入山找到初平,问他牧羊何在,初平随手一指,但见块块白石,被黄初平唤起,变为数万只羊,此后哥哥也学道修炼。这位“叱石成羊”的黄初平,就是一些地方供奉的黄大仙,又号赤松仙子。

羊神庙前草地边一排排的石头,不正是成千上万的石羊吗?小庙建在这个缓坡上,想必有他的理由——背倚长满青松和灌木的山峰,面对连绵数里的大草甸,正是天然的高山好牧场啊!试想,蓝天白云,碧草如茵,山花遍野,一群群牛羊悠闲地吃着草,牧童在草坪上嬉戏,或上树采松子,或草甸摘蕨菜……好一幅高山放牧图!《羊神庙碑记》有这样的话:“自古神庙之设,所以佑民保境;神像之立,所以使人有徼之位也。”设庙于此,立像于斯,正是寄托着村民们祈盼风调雨顺、六畜平安的美好愿望啊!

(作者地址:富民一中)

责任编辑  耿嘉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