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调查研究]强化农业院校的精准扶贫作用
2018-06-14 16:09:5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强化干部帮扶、驻村扶贫、科技扶贫和保障激励措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李正跃

要在2020年实现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和技术推广服务的主要力量,能够为精准扶贫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一支重要的科技创新与服务生力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脱贫攻坚战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农业院校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强化问题导向,强化“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在精准推进脱贫攻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党建扶贫

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是做好脱贫攻坚的关键。农业院校基层党组织具备信息、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具有引导、协调、阵地堡垒的独特作用,要与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合作共建,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立德树人,实现强组织、兴产业、富百姓、育人才的良性互动发展。

开展“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开展“高校联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高校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活动,支部共建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构建“党建+扶贫”大格局,实现党建与扶贫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加强党建立德树人与扶贫攻坚双推进。把临时党支部建在扶贫一线,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师生切身体验到生产劳动的真实过程,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他们“学农、爱农、惜农、富农”的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使师生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为脱贫攻坚培养大批具有“三农”情结和家国情怀的合格人才。

发挥农业院校智库作用,强化科技扶贫

农业院校拥有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齐全的农业学科门类和深厚的学术成果积累,具备高端智库的独特优势。要发挥农业院校的扶贫智库作用,强化干部帮扶、驻村扶贫、科技扶贫和保障激励措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深入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帮扶干部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走访慰问,提高入户走访的次数,增加与农户接触的频次,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入户走访时,要与贫困户促膝交谈、细拉家常,深入了解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帮扶需求和致富愿望等,共同谋划脱贫途径,积极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积极宣传扶贫政策,让贫困户知晓已实施的帮扶措施和取得的帮扶成效,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党的关心关爱和社会力量用心用力真情帮扶的行动,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内生动力。

加强驻村扶贫工作。加强对已脱贫贫困户的沟通联系和结对帮扶,引导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在产业扶贫政策上享受同样的扶持措施和补贴。做好扶贫工作的宣传,将派出的驻村队员分组包片,通过召开户长会、挨家挨户串门等方式,结合村里日常工作宣传扶贫工作,增进农户对帮扶干部、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的了解。可以将学校实习学生安排进去,以农村调研、社会实践的方式,协助驻村队员开展扶贫工作宣传,让农户对扶贫工作有关信息做到“有问必答、答过必对”。驻村队员要经常性地与乡镇挂村干部沟通交流扶贫工作,驻村队长要定期向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专门汇报工作;县扶贫办作为驻村队员的管理部门,驻村队员要定期不定期地向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

加强科技扶贫工作。农业院校的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与扶贫智库、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的有效对接还存在一定差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过程,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经济基础较薄弱,吸收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不强。农业院校要针对产业扶贫需求,深入研究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理论、发展路径和应用技术,选育适合当地的优良作物与畜禽品种,集成研究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养殖技术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统筹推进脱贫农业产业发展急需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脱贫支柱产业关键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研发,强化科研成果在扶贫开发一线的转化应用。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完善扶贫激励措施。农业院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也是一项重要的责任担当,但多数干部职工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投入到扶贫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不足;学校扶贫路径相对单一,扶贫力量整合相对不足。农业院校要将扶贫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等相结合,整合扶贫力量,拓展精准扶贫新路径。在人员选派、干部选拔、职称评聘、工资待遇、工作量核算、工作经费使用、交通差旅、工作补助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技服务、精准扶贫工作,支持下派的驻村队员安心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关注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生活。

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强化产业扶贫

贫困群众任何时候都是脱贫攻坚的主体,要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内生动力,体现其发展意愿,通过宣传教育,扶贫扶志扶智,坚定其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发展脱贫产业。

激发贫困群众发展动力。贫困地区部分贫困群众的文化素质偏低,脱贫信心不足。农业院校要加大精神扶贫力度,帮扶干部要注重与贫困群众经常性的交流沟通,认真宣传扶贫政策,共同分析脱贫路径,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激发贫困群众“贫穷志不倒、自觉谋发展”的主动性。学校要发挥行业信息和技术人才优势,帮助引进外地龙头企业,培育当地骨干企业,支撑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领贫困户发展脱贫支柱产业,地方政府也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形成“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机制。

提高贫困群众组织化程度。贫困地区部分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的方式较为松散,以盈余二次返还为核心的合作社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合作社组织化作用不强,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有科技意识和经营能力的带头人,制约了合作社的创新与发展。农业院校要在贫困地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批种养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技术能手,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吸引当地能人建好专业合作社,引导有技术专长和一定投资能力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从事农业,鼓励和吸引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等有能力、有威望的能人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生产、销售、信用”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体系建设,推进以“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农民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重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巩固产业扶贫成效。一些贫困地区脱贫支柱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区域性示范带动能力不强,贫困户缺少持续增收的产业;产业发展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因户制宜、因地制宜”还做得不够到位,缺乏有效的“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和技术指导,部分农户参与产业扶持项目的积极性不高,项目推进落实难,实施效益不明显。农业院校要牢固树立产业扶贫理念,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其他环境因素,瞄准长远市场选择产业,产品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狠抓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具有效益优势的特色产业,既布局有潜力的中长期产业,也发展立竿见影的短平快产业,形成“当下脱得贫、中期保得住、长期能致富”的立体化产业扶贫新格局。按照“一户一策,相对集中”的原则,逐村逐户量身定制产业发展帮扶计划,细化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让贫困户得到有效的项目扶持和技术帮扶,实现增收脱贫。

(作者系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 从永刚 郭笑笙)

责任编辑: 苏宇箫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