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奋勇争先精神的模范践行者
——追记东川区优秀共产党员吴国良(一)
2018-06-04 09:47:46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那就是三家村云盘小组的道路,是国良殉职的地方。”隔着深邃的峡谷裂隙,记者顺着当地人指引的方向向上眺望,对面巍峨的大山山腰上悬挂着一条时隐时现的墨线。

车辆不知道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行驶了多久,停在云盘翻背山的悬崖边上,一个小山村出现在山坳里。

和这里贫瘠的坡地、周围层峦叠嶂的大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散落山间10多家格外耀眼的白墙青瓦新砖房,还有路边砂砾里悄然开放的几丛玫瑰花。

4月26日16时许,东川区汤丹镇扶贫办副主任(主持工作)吴国良陪同第三方云南永盛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抽查东川区汤丹镇三家村委会云盘小组农危改资金兑付情况,走出李海芬大妈家后,吴国良在仅有两三米宽的村间道路上开车调头,不幸翻下山梁,因公殉职。

事隔近一个月后,说起吴国良,李海芬仍然哭泣不已:“那么好的一个娃娃,咋个说不在就不在了。”

李海芬哭得撕心裂肺。丧失独子的李海芬老两口如今靠着党的好政策,住进了68平方米的安全保障房,种下的50棵核桃树开始挂果,医保、养老都有了着落,还有习近平总书记派来的像吴国良这样巴心巴肝的扶贫干部看望他们,好日子有了盼头,现在眼见着一位文文静静、朴实真诚的好干部瞬间消逝,李海芬心里的伤痕又被撕裂揪疼着……

这座险峻的大山梁子,吴国良曾来来去去无数趟,一次次核查贫困户准确信息,一次次检查农危改建房和搬迁进度,一次次为落实党的好政策而来,他步履匆匆,年仅32岁就倒在了千山万水脱贫攻坚的路上,倒在了联系千家万户群众的路上……然而正是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扶贫干部们,代表着党中央、代表着各级党委和政府,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到全面脱贫攻坚战场上,正是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党员干部们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躬身践行“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让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开始改变。

算好“明白账” 抓铁留痕明白做事

东川区位于昆明市最北部,是一个集老区、资源枯竭型城市、深度贫困山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党中央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东川区也以一种异常坚毅的决心向贫困宣战,区委书记胡江辉说:“贫困是东川最大的区情,脱贫是东川最大的政治责任。”

5月19日中午,汤丹镇政府大楼一楼脱贫摘帽倒计时器显示“距离脱贫摘帽还有225天11时14分钟”,红灯一秒一闪,时不我待的汤丹镇早已进入酣战状态,战鼓如雷、战旗如炽。

汤丹镇,原是东川四大矿山之首,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5043户15923人,26个行政村中深度贫困村就有23个。如果说扶贫攻坚战场上,东川区打的是一场硬仗,那么汤丹镇脱贫就是最硬的一场“会战”。

去年9月,汤丹镇脱贫攻坚战役即将发起总攻前夕,吴国良“临危受命”担任镇扶贫办副主任。

吴国良的搭档、扶贫办副主任马绍雨记得,吴国良刚来就接到区里要求申报17个深度贫困村项目库的通知,只有两天的时限。没人力没时间,大家正束手无策时,吴国良决定召集各村村民小组长、两委班子成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包村科级干部以及镇机关各有关站所负责具体项目的人,根据各自掌握实际情况互相举证查证和填表,连续40多小时不停歇,最终掐着时间圆满完成任务。“很多很棘手的事情到了吴哥手里,感觉举重若轻,他都能拿主意,大家很快就信任他”。

吴国良常和同事们说:“扶贫工作千条线,最终都要通过乡镇这根针‘穿’到老百姓那里,我们都要拿出绣花的功夫穿好针、引好线。”作为乡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核心部门,精准扶贫工作涉及18类重点内容大多由扶贫办牵头或者联系,扶贫办穿针引线“穿”得好不好,关键看政策掌握得准不准,执行效率高不高。吴国良上任后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在区、镇党委和政府的指挥下,牢牢依靠统筹协调和调查核实“两条腿”走路,抓好重点工作,破解重点环节,解决突出问题。

去年底,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年度数据动态更新管理的时候,吴国良组织全部门一起没日没夜地进行调查、比对举证、程序公示和农户签字、数据更新,面对基层千变万化的实际和群众各种复杂诉求,他说:“精准扶贫的‘精准’就体现在这些基础数据实事求是反映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情况,每一组数据比对和更新都是每一家每一人享受政策的根本依据,所以我们工作一定要体现公平、公正和高效。”这一次数据动态管理更新显示,2017年汤丹镇出列建档立卡户1009户,删除727户不符合规定户,新纳入43户建档立卡户,全面清洗大数据4748条。数据管理员王昱程说:“最重要的是我们真正做到了吴哥说的心中有本明白账,做明白事。”

吴国良见到同事们总是乐呵呵的,但是大家也都发现,这大半年中汤丹镇扶贫工作进展逐渐赶超上来。大吴国良一岁的马绍雨打心里佩服他:“国良是最晚到扶贫办工作的,但是他又是最快进入状态、熟悉掌握政策的,他安排工作都能保持赶超一步、争先一步,遇上一些突发和临时性的情况都能及时调整、积极应对。”

算好“时间账” 攻城拔寨一刻不停

东川脱贫攻坚进入白热化状态,最后的硬骨头,东川区提炼为“一个消灭,两个清零”,即消灭农村危房,零就业家庭、零产业村组清零。

“消灭农村危房”是吴国良面对的第一场硬仗。全镇农村危房改造涉及4458户,总量列全区第二。去年汤丹农危改仅完成400多套,今年要完成翻10倍以上的任务,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

熟悉农村工作的人都知道,在农户眼中再也没有比盖房子更大的事情,在村干部眼中再也没有比盖房子更难的事情,在海拔高、地质条件差的汤丹就更大、更难,群众诉求千差万别,往往一户不动就百家观望不动。吴国良抓住农村“一家望着一家”的习惯心理,向镇里建议建立“差别化动态管理机制”,把列入农危改计划的农户分为积极户、观望户、问题户三个类别,支持积极户带动观望户,最后攻坚问题户。他全力以赴抓农危改工作,白天到现场核实和督查项目进度,和村组干部做群众工作,晚上加班对台账数据、完善程序和手续。

扶贫办杨钦告诉记者,吴国良多次提醒她,政府引导老百姓做事,诚信一定要放在首位。工程进展到哪里,款项拨付就要跟进到哪里,不能让农户提心吊胆盖房子。哪一村组农危改项目完成地脚圈梁,哪一个村开始封顶,哪一个村进度达到80%,以及工程进度和款项拨付匹配程度,吴国良依靠自己的车轮和双脚算得清清楚楚。他心中仿佛有一个巨大的作战沙盘,方圆291.71平方公里面积的汤丹镇,10座大山梁子、26个村委会,一道道闯关夺隘,一个个攻城拔寨……

洒海村关上一、二组所在地属于地质灾害频发地,当镇党委、政府决定到位于小江流域平缓地带的乌龟山铲平山头,为一、二组建盖安全保障性住房时,群众一片哗然:“山削得平吗?没水没路没产业能住人吗?”

面对质疑,吴国良积极协助镇领导,天天跑村寨,一遍遍跟群众掏心窝子。他协调职能部门、带领村组干部把资金、规划、招投标、房屋风貌设计、产业规划等做实做透……老百姓看到成效后,从最初没人愿意搬,到有82户同意签字搬,现在共计159户同意集中搬迁安置。

截至4月底,全镇农村危房改造的4458户,开工率达100%,竣工率达85%以上,尽管体量很大,但是全镇整体进度已迅速赶超到区里前列,基本能在6月完成区里的清零目标。

天性乐观的吴国良曾对副镇长周明说:“咱们这辈子干过这件事很值啊,看到现在村村寨寨都全部变了样,再辛苦心里还是很高兴啊!”

云南日报记者 茶志福 雍明虹 马逢萃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