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担当务实的下派村支书
——追记东川区优秀共产党员吴国良(二)
2018-06-04 09:45:5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5月的中河村,骄阳似火。午饭刚过,汤丹镇中河村村民们头戴遮阳帽,匆匆赶去气温足有40摄氏度的河谷深处摘毛豆……中河村距离东川区汤丹镇虽然只有26公里,开车却需要1个多小时。3年多来,从寒凉山寨到炎热河谷,吴国良独自开车在这条崎岖道路上无数次来来回回。

2014年8月,时任汤丹镇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主任的吴国良,被派往中河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此前,这个村党组织被认为是软弱涣散。吴国良到村后最爱讲的一句话就是“干事,哪有不得罪人的”。

建章立制,带头干活儿,抓班子学习、团结、谋事……中河村党支部不再是“一言堂”。

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小组易地搬迁工作,种草莓,修安顺桥,筹划小江支流小清河生态漂流项目……中河村脱贫摘帽、实现乡村振兴越来越有指望。

“草莓试种挺成功的,马上种第二轮了,地里原来的草莓秧舍不得丢,是吴国良书记的心血呢。”5月20日,中河村村民对记者说。

团结干事谋发展的劲头,由处处带头的年轻村党支部书记带动和凝聚起来。担任中河村党支部书记3年多时间,吴国良用一言一行诠释俯身为民的“公仆情怀”。

遇到困难不退缩 做事不怕得罪人

吴国良到中河村当村支书时只有28岁,时任副书记的杨燕华告诉记者,当时村组干部、村民都持怀疑态度。但很快,大家发现这个年轻人办事很牢靠、有章法,“他来了以后先给班子成员排值班表,落实规章制度,开会讨论工作重点,凡事带头干。”

2014年中河村农村危房改造进展不力,符合改造条件的有321户,但是两年过去才新建70户。推进不力的原因表面上看是政府补助款项没有及时拨付到农户卡上,村民心存顾虑。但是吴国良仔细深挖找原因,发现根子出在村委会,村组干部没有规范做好农户申报材料,工作不用心不细致,不是少了家庭收入证明,就是户主签字漏了。

吴国良立刻给村委会和村小组的干部们做培训,教大家如何正确填写农村危房改造的申报资料,“工作一下有了突破。材料报上去,到11月份,补助款就到农户账上了。老百姓有了钱,进度立刻快起来,原来观望的村民也愿意申报了。”杨燕华告诉记者,今年5月中河村321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只剩6户还没粉刷入住。

中河村有3个村小组地处高海拔和地质灾害多发区域,按照东川区要求今年9月30日前将搬迁至东川区铜都街道对门山安置区。吴国良最后一次来村里开会就是主持关于易地搬迁的村民大会,那天是今年4月8日。

整整一天时间,村会议室里人来人往,吴国良挨个给农户解释易地搬迁政策,消除大家搬迁后的顾虑。杨燕华说:“这些基础工作其实我们就可以干,但是吴书记说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只有亲自摸排情况心头才有数。”

大山小组位于海拔1900米的山梁,大多数村民出外打工只剩下7人留守,其中有两位老人是五保户,吴国良询问老人搬迁后生活怎样安排?羊要不要考虑先卖掉?已经申请到了哪些扶贫补助?今后还有什么困难……

群众有困难找上门来,党员干部不能往后缩,这是吴国良对自己和村组干部的第一个要求。

“确实是个敢干事的人。”中河村中厂河小组副组长张良这样评价吴国良。

2017年1月,中厂河小组一户村民建房时占用公共通道被同组村民起诉,东川区法院认为起诉主体应为村小组的法人代表,村民来村委会请求村小组长作为起诉人。张良当时说:“都是一个组上的,这不是让我得罪人吗?”吴国良不这么看,他带村两委和监委会成员到小组开会讨论,大家认为村小组长作为小组的法人代表应该履行责任。

村小组长和副组长依然很抵触。会场上,吴国良火了。据中河村监委会主任曾玉斌回忆,当时吴国良一下子站起身,大声说:“要干事就不能怕得罪人!”村两委最后决定组长和副组长暂时停职,由曾玉斌担任代组长履行诉讼责任。“吴书记让我大胆执行村两委决定,他还说有哪样事由他来担着。”曾玉斌打心底佩服这个兄弟。

吴国良常说:“有哪样事我来担着!”认真摸清村情,多听群众意见,遇到矛盾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麻烦带头上,村组干部和村民越来越依赖这位看似白面书生的村支书。

记者问张良:“吴书记停你的职,你怨他吗?”“不怨不怨,我没按组织纪律办事,法律意识也不强,后来还写了检查呢。他教育我们要有是非观念、做事要下力气。”

群众冷暖记心上 千方百计解难题

4月26日傍晚,中河村村民罗天存和邻居正在户外纳凉打牌,忽然看到微信朋友圈转发吴国良车祸去世的消息,“我一下慌了,赶紧给我老倌打电话”,“我才一说国良出事了,我老倌就跟我急了,‘别乱说,你别乱说’。”

今年63岁的罗天存是吴国良联系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国良每隔半个多月就来探望他们。罗天存回忆:“他上次来,还叫我老倌不要吃酒,按时吃药,问我小娃腿好了没有,家里喝不喝得上水。”

罗天存家所在的普车河小组离饮用水源地较远。从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用引水管把山泉水引到小组所在地足足七八公里,天气炎热时,引水管会因太阳暴晒而炸裂。吴国良知道这事后专门去镇上水务站协调“人畜饮水项目”经费,他申请把已经列入整村易地搬迁项目的大地坡村的饮水项目经费调配到中河村普车河小组。现在已经接任吴国良担任中河村村支书的杨燕华介绍,现在项目顺利调配,而且经过招投标确定施工方,“准备今年6月动工,给普车河村换水管。”

罗天存讲起吴国良,语气渐渐激动:“他隔三差五就来,有水就喝一口,跟他讲过的事,他都记在心上,一点一点帮我们想法子,这娃娃心肠好得很。”

距中河村委会约4公里的河道上有座横跨河谷两岸的安顺桥——这座修建于清光绪年间(1893年)的老桥,原来桥板都烂掉了,还是吴国良去区文体广电局立项争取了15万元的经费,对安顺桥进行保护,去年6月修缮完毕。

把群众事当家事的吴国良在两委班子讨论村庄未来持续发展时不止一次提到,“汤丹镇脱贫攻坚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党员干部付出艰苦努力,不能扶贫项目安排做什么就只做什么,还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不要等、不要靠,我们自己能打一点基础就自己打好。像罗天存这样的贫困村民还很多,大家要认真想想还有哪些事情村组可以帮助到的就一定要去做。”

村党支部书记没打算只干一茬,吴国良牵肠挂肚想把产业也发展起来。他带领村民去昭通巧家县金塘乡了解桑蚕养殖、到东川区铜都街道大寨看羊肚菌等种植项目……由于土地少,种植一般作物不一定赚钱,经过好几轮研究讨论,村里决定试种两种经济作物,一种是草莓,一种是今年雨季要种的青花椒树。

中河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大有受命试种2亩草莓,从去年8月开始买苗、架大棚、栽种、压羊粪到病害管理,吴国良都和他一起干。王大有说,吴国良经常夜里10点给他打电话,“他从网上查到要选哪种草莓苗,在哪里买,有了病害怎么治”“他让我好好干,遇到困难他来想办法。”草莓挂果后,凡尝到的没人不夸赞,王大有今年发动其他农户一起种:“国良说了,等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搞起农家乐,卖给来度假摘草莓的人。”

记者从中河村村委会到中厂河小组,一路走来发现村民新居墙面画上了“孔融让梨”“仁义礼智信”等提倡谦让、互助、礼仪等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图案,形象鲜明、生动活泼,杨燕华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们业余时间就是打牌,邻里之间建房摩擦也很多。国良引导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凝心聚力、守望互助的伦理价值不能丢——这些墙画是他2015年倡议并协调经费绘制的,现在已经成为我们中河村的一道风景。”

云南日报记者 马逢萃 雍明虹 茶志福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