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展示独特文化魅力 扬起产业发展新帆
——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云南展团综述
2018-05-17 10:23:15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5月14日,为期5天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落下帷幕。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以色列、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的42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个单位参展。

本届深博会云南展团以“诗画云岭·文化瑰宝”为主题,全省35家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企业和文化科技类企业参展。云南展团围绕着开放云南、影视云南、科技云南、演艺云南、乡愁云南5大亮点进行展示,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众多专业卖家和观众。省委宣传部、省文产办在深博会期间举办了“云南文化产业专场项目推介会”,与海内外的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洽商。展团代表专程考察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并与多家粤港澳金融机构就引进社会资本进入云南文化产业、推动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传统“金木土石布”,展现地道“云南味道”

展会现场,头戴小葫芦、身着拉祜族服装的老达保拉祜族雅厄艺术团团长李娜倮弹起吉他演唱起歌曲《颂党恩》。“党的政策暖人心,拉祜山乡变新颜,充满信心跟党走,脱贫致富奔小康”,欢快的曲调唱出了拉祜族兄弟姐妹的心声。

“漫画奥斯卡”法国昂古莱姆大奖获奖者、云南漫画家李昆武的《从小李到老李》三部曲、《云南十八怪》作品参加了展览。以老昆明街景等云南元素进行创作的漫画,让更多人了解了云南的乡土人情,忆起乡愁。

勾起乡愁的还有云南的刺绣。来自楚雄的“彝家公社”让时尚与传统彝族刺绣碰撞,生产的刺绣精品很受市场欢迎。企业负责人金永淑介绍,近年来,“彝家公社”积极参加国内外文化展会,大大开阔了视野,也拓宽了市场渠道。来自丽江滇绣唐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滇绣唐卡《世尊》”喜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公司在展会期间接待了多批国内外客商。

公众开放日当天,深圳30℃的高温阻挡不了观展者的热情。来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尼苏刺绣专业合作社的65岁老人白小白说:“这是第一次从山村来到深圳,想不到传统手工艺这么受欢迎,参展让更多人知道了彝族剪纸。”红河县是省委宣传部的扶贫挂钩点,参加本次深博会,更加坚定了当地走文化扶贫、产业扶贫路子的信心。

展会上,滇绣唐卡和郑和船模等5件精品分别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的金奖和铜奖。作为本次云南展团的主办单位,省文产办获优秀组织奖,云南报业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获优秀展示奖。

影视、科技新板块,显现蓬勃新生力量

云南因多彩的民族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众多剧组取景的热土。“云南影视·魅力共享”展台前,7台LED高清电视循环播放近年在云南出品、以云南为主要取景地拍摄的80余部影视剧的海报集锦及预告片,彰显出云南影视产业的蓄势待发。

在云南展区的显要位置,以LED灯带形式动态展示了我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交流成果。现场,通过船模作品“重走郑和路”,传递着云南从古至今“走出去”的开放格局和自觉自信。

作为创新型文化科技企业,“昆明微想科技”携旗下“720云”与“AR盒子”两大核心产品参展。“720云”全景虚拟成像、多画面融合、数字影像,全面展示云南文化创新型产业发展成果,并通过VR/AR等高科技产品,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感,即将推出的“AR盒子”旗下的“糖果APP”,通过精美的绘画、有意义的故事、寓教于乐的AR体验,带给孩子们丰富的知识、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多家国内外的展商看到报道,主动前来向微想科技咨询全景业务和AR业务。截至13日上午,“微想科技”带到现场的儿童AR涂鸦试用卡全部用完。项目经理高菲介绍,本次参展,公司的AR绘本类及AR玩具类产品没有采取现场销售,而是引导客户到线上商城购买,深博会期间发往深圳的订单占了50%左右。

从去年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化,到今年成为腾云公司“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智慧旅游合作伙伴,微想科技尽显“科技”的云南新型文化产业模式。

作为今年深博会云南展团又一亮点,“与西南联大的超时空对话”专题展览同期亮相深博会分会场。在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文创中心联合云南“唐工坊”文化创意公司带来了20多件围绕以当年教师和学生的用具、生活品、服饰等为灵感来源的联大文创产品。展览分为联大校史、联大丰碑、联大人物、联大精神等6个部分,详细介绍了特殊历史背景下为保存中华文化血脉,北大、清华、南开3校合组、辗转千里,在云南创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坎坷历史和人物事迹。“唐工坊”文化创意公司董事长李俊认为借助深博会分会场的平台,深度挖掘了西南联大超级文化IP的固有价值,又展现了现代创意文化产品的巨大商业价值,实现文化和市场的双赢。作为协办方之一的深圳文化创意园的总经理董丹介绍,去年深圳文化创意园实现2200多个亿的成交额。她表示,“深圳对文化企业最大的扶持就是产业基金的支持。我们通过园区与政府合作打造的文化产业基金模式,以金融扶持和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文化企业走进深圳,让这些项目真正落地,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责任编辑: 苏宇箫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