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文史哲]弥渡蒲席
2018-04-04 09:31:2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作者:王亚林

弥渡在明清时期为赵州辖地,弥渡蒲席旧称“赵州席”,是著名的传统土特产品。经过明清两代持续发展,弥渡蒲席至民国年间已发展为当地手工业的大宗产品,兼具工艺性和实用性,产销两旺,远近闻名。

弥渡坝子,古为“水乡泽国”,沼泽甚多,土壤肥沃,故而编织蒲席的原料——蒲草资源十分丰富,所产蒲草具有细长、光洁、柔韧的优点,有“赛龙须”之美誉。现今,随着环境的变化,很少能在田野中看到蒲草的影子了,但在传统的农耕时代,种植蒲草和编织蒲席却是县城以西高旗营、高孟营一带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弥渡农民编织的蒲席为“花席”,此项生产工艺始于明代,是当时大量江南人口进入弥渡带来的先进生产工艺,至清代发展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家庭副业。到民国时期,弥渡蒲席发展至鼎盛,成为地方手工业中独有的名牌产品。《续云南通志长编》专则记载弥渡蒲席:“蒲席,高旗营、高孟营田地土质适种席草者较多,故专织花席为业,每年织数颇为大宗,为邻封各县所无之工艺”。

蒲草采收晒干后,经过挑选、舂平、漂洗、染色等工序,然后设计各种图案,精心编织。花款繁多者,编织工艺更为复杂,色彩丰富,难度更大。弥渡蒲席以功用划分,有睡席、枕席和包席之别,前二者制作尤为精良。民间工艺师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用灵巧的双手,上下左右穿梭,编织出蝴蝶、牡丹等图案,工艺繁复的还有喜上梅梢、二龙戏珠、双凤朝阳、心心相印等如意吉祥的复杂构图,美观大方,艺术性强,犹如一幅幅精美的工艺画屏,细密无接草者更是深受官家青睐。清乾隆初年,当地著名诗人杜唐对农民精细编织蒲席及贡赋的过程观察入微,不禁吟诗歌咏:“种草如种稻,草青稻未黄。枵腹先刈草,细缕趁秋阳。不比机上锦,工红胼胝忙。草生二尺许,两截联一床。官家索大者,只合一面光。灯火夜明灭,织就较短长。卷舒易损折,赶夫严报章。背负不可得,并力横担当。驰送千百里,风雨时忧伤。生人苦血汗,谁谓席温凉?”诗中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蒲席生产工艺之复杂和贡赋之艰辛。

清代,弥渡农民编织出蒲席输送入官府,可以冲抵繁重的税赋,因而织蒲席的农民乐此不疲,编织工艺愈加精益求精。赵州进士赵淳以杜少陵笔法作《赵席歌》,赞叹编织工艺之精湛,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艰辛:“赵州席,密同竹簟堪永夕。无限辛勤织得成,孤灯促织鸣东壁。困来只自藉蒲眠,留取精良输户役,自入朱门藉锦衾,恣睢蹴踏谁复惜。”

民国时期,随着商品市场日趋活跃,市场需求不断兴盛,弥渡蒲席生产规模日趋扩大,编织区域已经由高旗营、高孟营扩大至周边几个村庄,据《续云南通志长编》载:“近年,仙石营、仙鹤营、马房、瓦仓等村均推广种植,年产约三万余张,每张镍币七八角,销出蒙化、祥云、凤仪及当地应用”。由此可知,当时弥渡蒲席编织已经发展成为年产3万多张、产值约2.4万元的手工产业,以购买力换算,总产值已达约合人民币250万元以上。这在工业极其落后的传统农耕年代,弥渡蒲席应该称得上是一个“巨无霸”式的增收产业。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工业技术飞速提升和市场需求的改变,弥渡蒲席产业如今几乎销声匿迹,精美绝伦的蒲席和精湛的编织工艺,亦渐行渐远,让人们只能看到它越来越模糊的背影。前些年,在当地一些村庄还能够看到用稻草编织席包,用作烤烟、蔬菜等的包装,但那已不是传统意义中富含艺术性的弥渡蒲席了。现在,和其他一些民间手工艺的命运一样,弥渡蒲席编织工艺只是在老辈人口耳相传的口碑里传颂,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让人怀念不已的乡愁。

(作者单位:弥渡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耿嘉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