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文史哲]浩然正气扑面来 ——读《牧童画家廖新学》
2018-03-14 09:27:08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廖新学1933年的自画像

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廖新学

廖新学油画《滇池风光》

作者;陶师舜

《牧童画家廖新学》作为“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之一,最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廖新学(1900-1958),云南富民人,著名画家和雕塑家,1933年赴法国留学,1944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刻系,先后获法国春季沙龙艺术之友雕刻金奖、绘画银奖等,1948年回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艺术部教授、主任,云南省文联第一届副主席,在云南现代美术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出版有《廖新学画选》。因为廖新学早年曾是牧童,一边放牧一边学画,这一经历与元代著名画家王冕颇为相似,极具传奇色彩。

《牧童画家廖新学》向读者展示了这样的场景:幼年廖新学站在母亲身旁,看着这位心灵手巧的普通乡村妇女画绣花纹样,然后依据这些纹样在布上绣出各种美丽可爱的图案,这让他从此对绘画萌生兴趣。当放牛娃后,他就用石块做笔,大地当纸,画山画水,画牛画鸟,展现了不凡的绘画才能。19岁时在东家蔡贡生举荐下,他到昆明投奔“如真像馆”的李鸣鹤先生拜师学艺,成为民间的市井画家。1933年,廖新学以第二名的优秀成绩考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美术雕塑系,从此开始留学生涯。天赋加勤奋,通过多年的艺术修习和实践,使他终于成为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绘画和雕塑大师。

廖新学经历丰富,颇有传奇色彩,艺术造诣极高。要为这样一位人物作传,并非易事。其中的困难主要表现有:传主早逝,第一手资料难以获得,现有资料松散不完整;一般的传记作家,对美术作品和画家的鉴赏水平或许不足,难以把握其艺术气质;懂得美术的人,又对历史缺少研究,对时代和历史特点难以把握。《牧童画家廖新学》的作者张俊,可以说是撰写这一传记的合适人选。张俊曾就读于昆明市美术学校,具备较好的美术专业知识,他又长期研究云南文史,撰写过不少文史方面的文章,十分熟悉老昆明城的历史风貌,《牧童画家廖新学》一书对民国时期昆明老城的描写,十分真实而生动。巧的是,廖新学早年拜师学艺的“如真像馆”在昆明华山南路,这里离张俊自幼居住的地方不远。是他少年时代常来常往的地方。这条老街在民国时期十分繁华,聚集了许多书肆、画坊、裱画店,张俊对此早已烂熟于心。此外,作者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档案,进行了严谨细致的案头研究工作,而且多次深入廖新学的故乡富民永定镇进行采访,对童年廖新学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了更多体会和理解。因为作者曾经学习美术的经历,使他结识了廖新学的不少学生,获知了廖新学生前的许多生动史实和生活细节。这些生活、艺术、文史方成的积累和研究,为张俊撰写廖新学传记,奠定了别人难于具备的基础。

1933年至1948年的15年中,廖新学在欧洲学习、生活、游历、创作,这是他艺术生涯的重点,也是该书的重点。为了寻找廖新学的足迹,张俊曾亲赴法国巴黎和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因而该书中描述的巴黎塞纳河、卢浮宫、街道、画廊,及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其罗的著名雕塑大卫像,都十分逼真生动。如果没有亲临其境的观察和体验,很难写得如此生动。

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侵略中国,廖新学心系祖国,心急如焚,两次写信给云南省政府,明确表示:“新学虽求学海外,亦追随国人共负应尽之责,以达最后胜利的目的。俟学课完毕,当从速回国效命。”

1948年廖新学决定回国时,朋友劝他:中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现在时局动荡,没有从事艺术创作的条件,等一等再说。他回答:“我爱巴黎,可我这个放牛娃更爱我的家乡。”他放弃在法国如日中天的事业,放弃已经得到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创作条件,更是忍痛放弃了不方便携带的大量雕塑和绘画作品,毅然回到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廖新学倾注大量心血在美术教学上,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艺术人才,其中不少人成为云南美术事业的创作骨干。1958年3月23日,廖新学先生逝世。他在临终时对学生说:“我的一切都是属于党的,所有作品完全由党来处理!”

读完《牧童画家廖新学》一书,感受到他骨子里透出的始终如一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

(作者地址:昆明市前卫西路中段)

(责任编辑 耿嘉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