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调查研究]同舟共济促脱贫
2018-02-07 11:36:15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整合一切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一切活力,形成了全民参与、全社会攻坚的扶贫大格局

作者:罗 舜   中共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云南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也对坚决打赢新时代第一场硬仗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详细部署和要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是集“山区、农业、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了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整合一切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一切活力,形成了全民参与、全社会攻坚的扶贫大格局。

当好贫困群众决战脱贫的“主心骨”。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让党的旗帜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高高飘扬。一是干部力量下沉。采取“3个50%”充实驻村帮扶力量,即:50%的县级领导驻乡(镇)、村,县直部门50%的实职科级干部和县直机关单位50%的干部职工脱岗驻村组帮扶,精挑细选出31名骨干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派出1122名村组扶贫工作队员,3037名职工与10349户贫困户结亲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县级领导挂联,每个贫困村都有单位挂钩、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二是现场解决问题。各级干部与群众面对面“问与答”,听取民情民意,集中群众智慧,现场办公解决问题,让群众的幸福期待“从群众中来”,让上级政策“到群众中去”。

当好贫困群众谋求发展的“引路人”。坚持精准发力、精准施策,量身定制扶持政策。一是制定一个行动计划。确立“12357”精准脱贫行动计划,“1”即锁定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2”即分期实现脱贫摘帽和2020年全面小康两步走;“3”即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整乡、整村、整组推进”+“精准到村、到户、到人”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5”即打好基础设施大会战、产业培育升级战、素质提升持久战、民生改善攻坚战、精准扶贫歼灭战“五大战役”;“7”即狠抓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合力推进、产业培育、落实责任、督促检查“七项措施”。二是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制定出台了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配套制定了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金融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社会扶贫等精准扶持政策。三是列出一系列任务清单。结合镇沅实际,制定《脱贫攻坚“百日奋战”任务清单》,明确57项冲刺任务,并将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细化为“9项重点项目建设+8项政策兑现落实”,“9项重点项目建设”主要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村组公路建设、水源保护工程、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贫困村垃圾池建设、贫困村活动场所建设、贫困村光亮工程及贫困村、学校和卫生室宽带网络建设,“8项政策兑现落实”就是兑现落实对贫困户产业、教育、健康、社保、生态补偿、劳动力转移就业、兜底建房、金融扶持政策。

当好贫困群众脱贫的坚定“支持者”。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掀起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热潮。一是企业帮扶。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通过加强企业党建,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二是对口帮扶。依托上海对口帮扶和宝钢定点扶贫力量,实施村组道路硬化、新建垃圾池和村小组活动室等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村组基础设施,建成核桃初加工场、生猪养殖场等产业发展设施,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资助。三是志愿帮扶。发挥广大青年志愿者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力脱贫攻坚” “爱心圆梦大学”等系列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服务活动。四是爱心帮扶。一批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特殊作用和优势,参与到“大扶贫”格局中。

促使贫困群众成为脱贫致富“主人翁”。抓住贫困群众这一脱贫攻坚根本力量,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一是转变思想。开展“践行‘两学一做’决战脱贫攻坚”行动和“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挖掘并宣传报道群众身边的“脱贫好事”“感人实事”和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事例,引导群众因村因俗制定村规民约,不断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意识。二是培养技能。将掌握一技之长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扶智兼重扶志,开展砌筑、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等技能培训,不断激发贫困群众“技能在手、决胜脱贫”的勇气和信心。三是团结互助。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推进“巾帼助推脱贫行动”。发动各方力量,扶持鼓励残疾人创业。

(责任编辑  从永刚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