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南理论网频道
振兴乡村共建美好家园
2018-01-09 10:05:1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美编张维麟 画

话题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对云南而言,乡村振兴道路该怎么走?有什么样的实现路径?如何留住美好乡愁?本期圆桌论坛,让我们一起开展讨论。

前行中不能忘了来时路

作者:刘薇薇

元旦假期,笔者参加了云南大学举办的一个人类学影像放映交流活动。该活动通过两部纪录片《故乡》和《滇池东岸》,讲述了昆明滇池边一个村庄的变迁史与拆迁史。虽然外界给这个滇池边的老旧村落定位为“城中村”,但现场有古建筑学者表示,他们通过对村庄现存老旧建筑的分析,以及对村庄变迁史的研究,发现这个村子极具考古价值和文化价值,特别是研究古滇国的文化及古滇人的接续传承,这是一扇重要的窗口。

有三大哲学终极问题始终伴随我们的一生: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了回应这三大问题,千百年来,人们既仰望星空又脚踩大地,不断从时间与空间、历史与文化、过去与未来、理想与现实的比对与探索当中寻找答案。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逼近答案的同时,也在不断破坏着构成答案的链条。有些链条的断裂是暂时的,有些或许是永久的,比如那些从世界上逐渐灭绝的生物、不断消失的岛屿、走向沉寂的传统工艺、推土机下陨落的城市记忆、逐渐边缘的乡村文明等等。

对中国人而言,乡村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原乡,我们通过其铭记来时之路,亦透过其明晰该走向何方。优秀的乡村文化,如乡村族谱、家风家训、人文历史、村风民风等,滋养与浸润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让人们就算四海漂泊,内心总是有寄托、有归处、有指向。而当下的一些乡村,大拆大建摧毁了乡村的历史文脉,外部冲击损伤了过去单纯的人情牵系,丰富的节庆活动余味难寻,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愈多走向外部世界的人们逐渐割裂了与乡土的联系,村庄的价值生产能力难以为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这是合乎时代要求的惠民之举。在笔者看来,产业兴旺固然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但乡土文化的彰显与回归,农耕文明的接续与发展,乡情乡风的重建与塑造,应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实现乡村振兴,我们迫切需要深化对乡村价值的认识与理解,不仅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城市文明与农耕文明、生态与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等几对关系,还需要对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及有序梳理。

当然最重要的,还需要扶持、培养并保留一定数量的乡土社区本地人才,让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就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那样:“人也是有根的,个人不过是根上长出的枝条,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资料,供给他教育文化的社会:小之一家一村,大之一乡一国”“唯有根固的枝叶才能茂盛,也只有枝叶茂盛的根才能固”。

联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作者:易晖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一新论断,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南。

改革开放初期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小农户的自主生产经营积极性,但由于小农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应对市场竞争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加上农村劳动力过剩,许多农民靠有限的土地难以实现脱贫致富,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近年来,各地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积极发展和培育一批农业“小巨人”和农村新型合作社,使得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然而,一些地区又出现了“圈地运动”“赶农民上楼”等极端化做法,似乎小农户除了打工和流转土地外就再无出路。

据统计,全国目前仍有2.6亿小农户,不可能都让他们到城市落户或为农业“小巨人”打工,如何谋划农村农民的幸福生活,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大课题。“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既明确了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原则,摆脱了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消灭小农”模式,又不简单地回归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而是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比如,不少农村地区开展生产经营形式创新,在不进行土地流转和引进“小巨人”的基础上,将农民分散化、细碎化的土地调整到一块或一片实现按户连片耕种、联耕联种,以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小农户仍是各自小块土地的主人,但不必都得自己下地完成所有耕种程序,可由片区使用农业机械化的“管家”集中代劳,这种互助合作的形式与专业合作社有所不同,但很管用。

我省山地较多,许多坡地难以应用大型农机耕作,农业大户也不愿到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经营,当地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得探索自己的道路,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就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比如在我省的哈尼梯田,通过传统和现代生产方式的有机结合组织培育特色产业,梯田红米搭上互联网信息平台卖出了好价钱,充分体现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魅力。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我省还有许多着力点,包括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证小农户有地可种、有房可居,有土地经营权可有序流转;继续引导和组织小农户参与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加强技术和经营培训,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总之, 现代农业发展要带上小农户,须从立足区域民族文化特点、尊重农户主体地位、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快形成大小融合、强弱互动的共同发展态势。

责任编辑: 苏宇箫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