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规范的视角论“好的学者”与“好的研究”
2018-01-02 10:54:05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至:

 

光明图片

作者:叶继元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思想汇】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学者的论文发表数量在国际上屡创新高,然而,与此同时学术界呼唤更多大师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其间的落差让我们看到论文数量和头衔并不等于学术大师。在近日于北京大学举行的首届“加强高校学术规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讨会上,本文作者发表的报告从学术规范的视角出发,指出学术规范的目的是倡导做真学问,培养好的人、好的学者,从而造就大师,让我们看到弥补上述落差的关键,也拓宽了我们对学术规范的理解。为此,特别邀请作者在报告的基础上撰写此文,与读者分享。

1、评价“好的学者”不能只凭论文和头衔

专门做学问的人,或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通常被称为学者。目前在中国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里专职的教师、科研人员大多可以被称为学者。学者主要是通过脑力进行生产知识的创造性活动,借助文字、符号、工具、思想等生产出精神产品。学者的这种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和精神活动被称为学术研究。在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里,学者及其研究的数量、规模与作用都是以前社会所不能比拟的。

学者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自然,他对精神层面的自我价值实现有格外的追求。是否是“好的学者”,还是“优秀学者”,抑或“一流的学者”或“伟大的学者(大师)”,不仅是学者本人所关注的,也是社会所重视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学术界普遍关心的对学者如何评价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对学者的评价是“核心作者/学者评价”“H指数评价”和“学术头衔/帽子评价”。前两项评价的标准是学者发表论文数量和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尽管论文数和被引用数是衡量学者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却不是唯一或全面的学者评价指标。后一项评价是各级评审委员会评定的结果。如果评价的过程科学合理权威,头衔/帽子能够反映出学者的水平,诸如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教授等。反之,则头衔与学者的真实水平之间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对于大多数已获高级职称的学者而言,还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能够接地气、能够对他们有激励作用?在笔者看来,引入“好的学者”的概念和学术规范的评价标准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好的学者”,笔者以为,就是能够按照学术规范的底线要求进行研究的学者。核心学者、H指数学者和学术头衔学者只要遵守学术规范就可以是“好的学者”,反之则不是。如果一个学者能够遵守学术规范,诸如独立思考,具有科学批判精神,遵守引用规范、署名规范、学术批评规范,能公正地进行学术评价等,那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学者、诚信学者、靠谱的学者,即“好的学者”。只要对学者发表的论著进行文本内容分析,对其在学术活动中的各种言行、待人接物的各种表现、典型案例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就能衡量其是否为好的学者。对大多数学者而言,了解和遵守学术规范的底线要求并非难事。即使是学术规范中的高标准,只要不懈努力,也是可以办到的。因此,对大多数学者而言,做一个“好的学者”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2、遵守学术基本规范才是“好的学者”

学术规范,通俗地讲,就是治学的“应知应会”,是学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功和高要求。学术规范中既有“底线要求”,即“规定动作”,亦有追求卓越的“高标准”。学者遵守学术规范,所进行的学术研究才有价值,才能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有效的交流,才能体现出学者对学术的贡献,才能促进学术创新和知识增长。

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它源于和发展于学术共同体,且这种规范是有利于学科发展的,是“经验总结和概括”,这种总结和概括又是动态的,是随着研究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变化的。当已有的规范“不利于学术积累与创新”时,新的规范就将取而代之。例如,原有的规范规定非正式出版的文献一般不能引用,但随着网络文献的发展,目前这一规范已被修改。学术规范并不仅仅是指论文格式书写及引文引用规范,其内容要广泛得多。学术规范中的研究规范,根据目前的研究,其内容大体包括基本规范、研究程序规范、研究方法规范、学术成果呈现规范、引文规范、署名及著作方式标注规范、学术评价和批评规范等。这里既包含研究形式的技术规范,又包括内容的技术规范,也包括科研的基本价值观或科学精神。学术规范的内容应贯穿学术活动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 苏宇箫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